第101页

对食 若然晴空 987 字 1个月前

最近太子去了益州治水,颇见几分成效,据说还要改建水坝,东宫的日子也比别宫清闲了许多,尤其是宝儿和长青这样一直跟在主子身边伺候的,长青自己给自己批了假,要带宝儿出宫转一转。

皇城里只有主子可以乘坐辇车,不过到了长青这个级别,不必在主子身边伺候的时候,走宫道还是可以坐专门的马车的,只是要寒酸得多,宝儿一点也不介意,高高兴兴地和长青挤在一起。

“一会儿先去东城转一转,买点东西,再去姑姑那里,对了,回来的时候别忘了到清平巷看看孙婆婆,要是时间还够的话,我还想去吃豆花!”

宝儿穿的是她自己做的衣物,绣工已经很不错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天赋,明明她学的是宫绣,和其他人比起来,她的绣工总是透着股苏绣的感觉,莫名精致,长青的衣服也是她做的,穿着能感觉到领口要歪斜一些,看上去却没有大毛病。

她拉着长青的手臂喋喋不休的说着,很有几分唠叨婆娘的样子,长青由得她说,唇角微微的弯着,眼睛里带着星星点点的笑意,神态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温柔和怜惜。

外头驾车的是小松子,小松子如今已经是正式的上了品级的宦官了,态度却还像从前一样,到了地方,他停了马车在宫门侧旁,殷勤的上前掀了帘子,“掌印,宝儿姐姐,我就只能送到这儿的,出了宫门往南走,有专门拉车放轿的,包一天也就半吊钱,城外放轿的在三亭口。”

宝儿连忙谢过了小松子,她这会儿走着去自然不嫌累的,等一天下来,不需要也需要了。

每次出了宫门,宝儿总是要松一口气的,就像是小时候好不容易能出去玩了的那种心情,出了笼的小鸟儿似的,长青看在眼里,眼睛里的笑意微微有些淡了,他替宝儿撩起脸颊边垂落下来的碎发,仔细掖好,轻声道:“先去东城,你说的。”

宝儿朝他眨了眨眼睛,噘嘴道:“先去吃豆花吧,吃饱了再去东城,我早上起来到现在什么都没吃呢,快饿死了。”

“明明是你说要出宫吃,让我陪着你饿了一顿,”长青失笑,“你饿,我就不饿吗?你倒是有理了。”

宝儿挽起他的手,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哼音,带着几分小得意似的拉着长青往前走,哼,她怎么着都是有道理的。

手被拉着,熟悉的温度从肌肤传进内里,又缓缓化成了一股热流,流入心底,长青微微弯起眸子,由得宝儿拉他走。

第57章

京城在天子脚下,六朝繁华之地,自古富庶,即便是走在路上的平民百姓,瞧着也比别处的头抬得高一些,长青对皇城外的道路谈不上熟悉,也不会走错路。

比起宝儿的兴奋,他的感觉就要淡得多,从进宫的那天起,他就注定了要在皇城里一生辛劳,以前不是没有过太监出逃的事情,只是没有户籍,没有生计,就连体魄都要比寻常男人弱上许多,能活着追捕回来的很少,大多数都是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还在宗人府那会儿,宝儿最喜欢菜市口一家的豆花,三文钱一碗,白嫩嫩的点着葱花,只要一勺麻油小菜,能吃得肚皮滚圆。

京里外来人口多,吃咸吃甜的都有,长青也吃咸的,却不爱葱花的味道,两人一张桌子对面慢慢的吃着,偶尔说上几句话,旁人看上去,活脱脱一对恩恩爱爱的小夫妻。

卖豆腐脑的是个四十来岁十分爽利的老板娘,这会儿不到饭点,没什么生意,擦了擦桌子就坐到宝儿的身边来,笑眯眯的搭话:“闺女,好久没来了,这是你家相公?”

宝儿来过不少次,长青却是一次也没来过,她闻言顿时脸一红,看了长青一眼,小声的嗯了一声。

“陈大娘,早听宝儿说你家豆花好吃,你看,一会儿要走亲戚,她还闹着要过来吃了再走呢。”长青把手里的勺子放下,对着老板娘笑了笑,说道。

京城这地界,平民百姓的眼力都不差,这陈大娘摊子支得好,熟客里不乏当官的,本来她没大注意长青,这一细瞧就有些纳闷了。要说是普通老百姓,这身气质未免也太不符,要说是读书当官的,又不见有那些年轻书生的傲气,尤其是那笑起来的样子,简直有些官相了。

陈大娘还在思忖长青的来历,嘴上说了几句客气话,宝儿却是被一句相公说得脸红,慌里慌张低着头,假装什么都没听到似的吃着豆花。

长青没太注意陈大娘端详似的目光,他见宝儿模样,从袖子里取出一方叠好的帕子,给她擦了擦嘴角。

说话间又进来几个人,显然是一起的,陈大娘连忙上去照应,长青微微侧头看了一眼,见是户部侍郎周孝先,身后还跟着几个品级略低的小官员,这会儿正是下朝时分,显然是赶不及回府用膳,准备在这里对付一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