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对食 若然晴空 963 字 1个月前

宝儿吓了一跳,即使再没见识,她也知道姬大将军是位在丞相之上的柱国大将军,重臣中的重臣,良媛主子的哥哥才封的六品御史,这,这简直就是找死去的啊!

小松子笑了一声:“文人嘛,站着说话不腰疼,喝点酒更上头,太子好不容易保住了良媛主子哥哥的性命,还让主子爷骂了一顿,心里不舒服,回来瞧见良媛主子爱答不理的样子,更是火上浇油了。”

书房里隐隐约约还有怒斥声传来,宝儿心里七上八下的,见她担心,小松子连忙道:“宝儿姐姐,没事的,掌印说让你先回去,膳房的菜帮他在锅里热着,今天殿下肯定是要留宿的。”

宝儿听见长青两个字就觉得安心,回头看了一眼书房,点了宫灯往回走,小松子猫着腰出了水榭,书房的门没关,外头也有人守着,他索性不进去,和门口的太监站在一处,略微低着头。

长青给太子斟了一盏茶,刚递到手边,李良媛冷哼了一声,太子怒气上头,顺手就把茶盏砸了,一地的碎瓷片,长青微微低头站在太子身侧,其余的伺候宫人却不得不跪,运气好的只是跪,运气不好的也只能咬着牙跪在碎瓷片上。

“你说是我哥哥的错,怎么不说圣上包庇大将军?我哥哥列的这五条大罪,句句属实还有人证,哪一条错了?”李良媛看完,把太子扔过来的折子又扔了回去,砸在长青身上,长青低着头没吭声。

太子恼怒至极,狠狠的拍桌子:“你们李家三代为官!为何就如此蠢笨!姬家手握重兵,能办早就办了,还用他李为先一个六品御史上折!这就和削藩一样,父皇二十年前就惦记着削藩,为什么一直拖到今天?”

“有兵权的人不能逼!逼着逼着会逼反了!反了!有姬家和景王互相钳制,才有朝廷休养生息的时日!简直是愚不可及!”

李良媛从来没见过太子发这么大的火,也有些吓住了,只是还强撑着道:“我哥哥一个读书人,哪里懂你们这些弯弯绕绕的,你又没跟他说,他怎么知道不能弹劾?再退一步说,那个宁骁侯还把我哥哥的腿给伤了呢,我们不找他算账已经……”

太子气个仰倒,见书桌上还铺着李良媛写的伤春诗词,更气了,一把撕成碎末,长青垂着眸子数了个一二三,果然刚数完,李良媛一声娇呼,已经被太子粗鲁的抱起往着卧房走去了。

第20章

秋节院离太子寝宫最近,回去的路上宝儿撞见了太子妃,太子妃一向深居简出,这一回难得的用上了全幅仪仗,远远的看着就是一条长龙,看仪仗的方向是往太子寝宫去的,宝儿心里咯噔一声,跪在地上缩着脖子,一直到仪仗过去才敢抬起头。

回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膳房的菜已经送到了,宝儿把菜一样样端到桌上,不知怎的一点胃口都没有,撑着下巴坐在桌边等长青。

和秋节院不同,桌上点的是寻常的白蜡,宝儿闻了半天也没闻出白蜡和荷花蜡的区别。等了许久,一直到桌上的菜全都不冒热气了,浓白的排骨汤上结了一层淡淡的油花,长青还是没回来。

想起太子妃冷着脸朝着太子寝宫去的模样,宝儿有点担心,这会儿天色暗沉,外头下起了蒙蒙的细雨,实在放心不下,宝儿撑了一把伞,锁了房门,朝着秋节院走。

一路上也没迎到长青,到了秋节院,只见太子妃的仪仗满满当当的站在院子里淋着雨,连一把伞都没有,却没人动,小松子正侯在外头,宝儿连忙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道:“太子妃进去了?”

“都来了半个时辰了,本来殿下正幸着良媛主子,就等入夜排个当值的,没想到太子妃一脚把门踹开了……”小松子苦着脸说道:“殿下都气疯了,良媛主子也闹,还动了手。”

宝儿吓了一跳,就听小松子凑在她耳边小声道:“殿下护着良媛主子,扇了太子妃巴掌,结果没打过太子妃,伤了手臂,掌印去请太医了。”

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宝儿双手紧紧握着伞柄,见她紧张,小松子连忙道:“宝儿姐姐,没事,你没来之前,闹得多着呢,最狠的一次,太子妃把太子的腿打断了,太子划了太子妃的脸,当时跟在太子身边的人全挨了板子。”

被他这样一说,宝儿更担心了,小松子连忙补救道:“不是,都是熟人,塞点银子,打得轻飘飘的,几天就能下地。”

越描越黑,小松子圆圆的脸蛋皱成了一团,迎面瞧见长青正带着太医往这边走,可算见了救星,拉拉宝儿的袖子。

长青看到宝儿,对她摇摇头,宝儿想上前的脚步就顿住了,他身后的太医似乎是一路疾走过来的,在门口喘匀了气,理了理衣襟,跟着长青进了秋节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