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六 洮南府被劫

这里有大片的土地,自然灾害又少,耕种或者放牧都能够维持生活。

想来想去,也可能就是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不管是买地还是租地的银子,都进入了清和蒙古王公的腰包,牧民们并没有得到一分一厘的好处。

第二,大量农田的开发,确实是挤压了牧民的生存空间。牧民们生产方式原始,结构单一,竞争不过耕种的汉人,从而对官府、汉人产生怨恨。

第三,清几百年的隔离政策,严禁汉人进入蒙地,也不准蒙汉通婚,从心理上造成了两个民族的隔阂。

对于这些问题,刘大双也就是个小县令,是没有什么办法解决的。他只能先把靖安的经济发展起来,让大家都从中得到好处,生活富裕起来,从根源上消除产生匪患的土壤。

刘大双的姥爷跑来家里找刘大双,一见到刘大双,老脸一红,开口说道:“大双啊!姥爷今天豁出去这张老脸来求你。”

刘大双一乐,笑着说:“姥爷,啥事儿还得求我,直接吩咐就行了。”

“唉!还不是村里那点事,现在土豆都捂在窖里,一斤也卖不出去。乡亲们不好意思来找你,只好让我来了。”

孟氏也叹口气说:“大双,春天村里人没跟你签合约,是他们的不是,现在能帮你就帮帮吧!”

刘大双心里一阵苦笑,价格高的时候你们不卖我,现在价格低了,没人要了,又来找我?虽然姥爷家是这个村的,可也太不见外了吧!自己当初满腔热血地要搞个大清专业村,结果被啪啪啪打脸。

“姥爷,村里还有多少土豆?”刘大双问。

“那可老鼻子啦,怎么地也有个四五千万斤。放都没地方放,好多都冻坏了。”

刘大双也头疼,俄军撤了,新鲜土豆没有大的销售量。光靠酒厂,自己种的都够用了。市场上现在土豆、玉米都卖不出去,这玩意儿又不值钱,长途贩卖,连运费都赚不回来。

“不行,先做点粉条啥的,那玩意儿耐放,我们厂里能要我尽量多要。”刘大双也没啥好办法,只能给姥爷吃个宽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