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黎周周不由心想,二叔二婶人还挺好,送了这么多年,但是——不是黎周周把二叔二婶想的坏,而是杏哥儿爹娘真不是这样放着大便宜不占,还让别人占他们家大便宜的人。

又是费牛又是折腾,八文钱卖给弟弟一家粮食图啥?没啥可图,黎二两口子又不是做菩萨,都说已经分家,爹娘在府县住着,他们在村里住,真不送了就不送了,难不成爹娘还能回来亲自拉粮食?

给黎三送了这些年粮食,黎二每次去都诉诉苦,老两口对二儿子也心软,每次会补点银钱,也不过是八文钱的一升米,最后成了九文钱不到十文。

最主要的利,便是老两口给黎二夫妻画大饼,每次去问光宗多大了,说光宗机灵,再过几年大了,让夫妻俩把孩子送府县,让他小叔带着也学算账,到时候一年不种田了,拿银子就有二十多两。

杏哥儿在家时,夜里没睡着偷听爹娘说过,但不好学给黎周周听。

这次爹娘带弟弟去,怕是就为送光宗去府县给小叔当学徒。

光宗十四岁了。

等这次回来事情定了,再说吧。

“对了,你家咋买了骡子?田里还是牛好使,村里人都说呢。”杏哥儿岔开了话题。

黎周周也没多问,顺口答说相公说买骡子好。

“又听你相公的。”杏哥儿闹黎周周。

黎周周便笑笑,没接话。

过了两日,李桂花大儿子铁蛋跑来报信,说家里盖屋,阿奶过生,爹娘和大伯说正好两桩喜事攒一起,摆个酒席,定了日子,让大哥大嫂别忘了。

黎周周给铁蛋抓了花生当跑腿,说知道了。幸好和杏哥儿没急着去。回头进了屋跟相公商量。顾兆拍了脑门,“忘了阿奶生辰了。”

今年是顾阿奶过六十生辰。

“怪我不好,去年过年忘了去大伯家看阿奶。”

整个顾家,对原身真心疼爱的便是阿爷阿奶了。顾阿爷早几年去世,老父去世,几个兄弟自然商量分家,顾阿奶跟着顾大伯过日子,平时过年过节的有走动。

分家后,顾四盖的屋彻底弄的妥帖,原身就从大伯家回去了,最初还往大伯家看阿奶勤快,后来一日日读书,只有过年去大伯家问阿奶讨个红包钱。

再后来去的也少了。顾兆过来,接了原身记忆,脑子里全是提前入赘黎家,怎么掏空黎家,怎么从头来,早早发达,要如今小瞧他的人好看,对着亲爹后娘除了恨没别的。

对顾阿奶的记忆压根没多少。

顾兆自然也忘了这茬。如今周周提起来,于情于理于孝道都是他不该。当初原身先斩后奏去黎家自荐入赘,都谈好了,回头跟家里说,也是一顿的闹,顾父差点动手,被顾兆混了过去,加上后娘李桂花撮合,才成了。

整个顾家,唯独顾阿奶是真心不愿意顾兆入赘做上门婿,对顾阿奶来说那就是火坑,哪个男人会做上门婿?

顾兆还记得,当时周周来迎亲,刚到村口,顾阿奶便哭着说兆儿不嫁了,不做上门婿,骂李桂花让把钱还回去。顾兆当即说他愿意,黎周周都到门口了,要是他突然拒了,那黎周周就真成了东西坪村的笑话。在这个时代,过了八字,媒人定了,临时悔婚,唾沫星子都能把黎周周埋了。

可能也是那次伤了老人家的心。

后来辞别顾家高堂时,顾阿奶便不愿意受这份礼,气得回大伯家了。

“相公,你别自责了,也怪我忘了提醒。”黎周周觉得是他不该,应该要记得的。就算阿奶生他的气,做小辈的受着就受着了。

顾兆哭笑不得,他俩情况还真不一样,周周从小到大可能没受几分爷爷奶奶的疼爱,又是单身粗汉爹带大的,当初成亲回门拿什么礼,周周都不晓得。

缺这方面的常识。他又忘了。

“我不自责,周周也不自责,回头我跟阿奶撒撒娇,她老人家以前疼我,要是看到我长高了、壮了,周周待我又好,指定会消了气,要是还生气,咱们每年都去磨一磨,总会好的。”顾兆说。

黎周周嗯了声,当天下午便去王家找杏哥儿。

杏哥儿婆母见是黎周周特别热情客气,还给抓了把晒干的红枣让黎周周吃,“听杏哥儿说你爱吃这个,多补补气血。”

又指了路,说杏哥儿在屋子里,让黎周周别客气当自家。

黎周周道了谢,没去找杏哥儿,而是问:“伯娘,我阿奶快过生,我想给她做件袄子,不知道老人家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款式,还有身材我也拿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