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当时村里提起来,谁不夸一句王二狗阿娘嫁得好,王家重视,以后日子享不尽的福。

“按你这么说,王家日子是准好不坏的。”顾兆给老婆搭话,聊天这种事,就是要有捧哏,不然老婆单机相声多无聊。

尤其他家周周还是个不爱说这种事的人,难得说起来,捧场。

黎周周便说:“羡慕日子我不知道,那时候我还没生,都是听阿奶说的,王家条件当时村里一等一的好,不然王二狗阿娘也不会捡着王阿叔说养,他家里也没人说不成。”

是这个理。

村中有些人家,养自己孩子还抠着紧着粮食吃,要真短缺了,怎么可能甘愿养个弃婴?

那是王二狗阿娘才小产过没多久,和村里其他人结伴去镇上,路上在野地边听到微弱哭声,过去一瞧,大冷天破旧襁褓裹着个婴儿,不知道多久,孩子脸都冻得青了,要是不养,这孩子就死了。

王二狗阿娘才失去个孩子,见不得这种事,发了善心,抱着孩子去镇上先去看了大夫,孩子也是命大,硬是救活了,就是看着弱些。后来回来,村里人说孩子虽是捡的,不过是个哥儿,只费口粮食,以后长大了嫁出去还有彩礼。

虽说不多,但也是一条人命。

王家就养下来了。第二年,王二狗阿娘就怀孕,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生了个男孩,小名叫王二狗,起的贱,怕跟第一个没保住的孩子一样走了。

村里说王二狗是捡来的孩子带来的,王家信这些,对着王阿叔也好,从没苛刻过。

“可现在是王阿叔还回去,还要还一辈子。”黎周周说的嘴干,见相公递过来茶碗,要接过来,没成想相公喂他,不好意思的凑过去喝了口,“王二狗爷爷去世后,没几年,王二狗爹学会了玩骰子。”

顾兆:“赌博?那这日子过的烂了有由头。”

这个时代又不像现代,物价变化很大。这会十几年前十文钱一升米,十几年后买粮食还是没多少差。田地里收成没多少大变化,卖出去赚的少,慢慢积少成多,村里人勤俭勤快点,日子总会变好的。

如果父辈给留下殷实底子,按部就班的走,除非天灾人祸不然日子不会过的差距很大。

“是玩钱,我也不懂,反正王二狗爹将家里十亩水田卖了出去,后来还是跑去镇上玩,被打断了手,干不了什么力气活,家里都是靠王阿叔和王二狗的阿娘做。”

“王二狗和他爹一个坏,都是玩钱,不过王家现在没多少田地,只能在村里玩玩。家里大大小小,不管是田里活还是家里,一家子人都靠着王阿叔养活,有时候王二狗要抢王阿叔卖豆腐的钱,张口就是‘你这命是王家的,没有我阿娘你早都死外头了还敢偷偷藏钱’,还动手打王阿叔。”黎周周说到这儿很生气。

顾兆脸色也严肃了,只是先给老婆顺顺气。

小田还没出生时,王阿叔日子不好过很艰难,每每王二狗没钱了就抢钱,嘴里都是骂的,乱七八糟。王阿叔的公婆不敢跟儿子顶,因为王二狗混不吝,谁都动手打。

还推到过他阿娘。

等王二狗一走,王阿叔公婆就出来说,二狗还小不懂事你忍忍就成,你就看在王家养你一场。要不就说让王阿叔生个孩子,有了孩子就把王二狗拴住了,知道顾家了。

不过王阿叔亏了身子,怀的艰难,都没啥指望时,怀了小田。小田生了后,王阿叔公婆觉得儿子能懂事了,结果自然是没有。

“……后来可能觉得亏欠王阿叔,王二狗他娘将豆腐手艺教给了王阿叔。”

“但是有啥用,王阿叔干的更多了,二狗他娘年纪大身子骨也不好要喝药,现在全靠王阿叔养家,还有小田身子也弱受不了风寒。”黎周周提起来就替人发愁。

王阿叔干的再厉害再多,屋里那么多张口花钱的,日子就没好过。

“也幸好小田懂事乖巧,知道心疼他阿爹,只希望以后小田长大了,能让王阿叔过几天好日子。”黎周周希望说。

顾兆没给周周泼凉水,王阿叔熬了这些年,只要王二狗在,还继续赌,只会劳累的王阿叔不得安宁,即便是小田结婚生子,王阿叔也要为孩子忙活。

总之就是劳累。

两人说了会王家的事,外头天不早了,黎周周说得做饭了,明个儿去问问王阿叔,他和王阿叔关系还成,私下问问试试看。

顾兆则是继续想化肥,纸上总结出来东西很多,像是硫酸亚铁化肥,还能杀虫,不过需要铁屑煮水,然后加入硫酸——这个就麻烦了。

再说现在这个时代,铁器管的严,农家灶头上有两口铁锅都是康景帝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证据。难能给你把铁锅放生锈煮。

写写画画了会。

院子黎大回来了,在堂屋说:“顾兆,周周没做饭?”

“爹,周周没在灶屋吗?”顾兆从屋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