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页

“哎,你们将军我,真是天子门下的宠臣啊。你们不服不行哦。”

小兵的脸憋红了。军营中,将军最大;将军洋洋得意地说话时,他这种小兵不能插口。眼看两人赶上了大部队,旌旗猎猎生风,众将士们整军待发何等肃严,结果一众排好队的人,在雁莳从他们面前穿过时,都听到了雁将军那自得的话。

一众将士:“……”

雁莳在河西这边官职最大,她一点不客气地穿过众将走到最前列。她露出了笑脸,骚包般地一甩战袍,拱手而出,要与这位新来的使臣打交道。结果雁小将军一抬头,一露笑,脸上表情便僵住了。她的表情僵在脸上,看着前方负手的轻袍缓带男子。

郎君他披着鹤氅,长发直束,相貌俊冷,落落肃肃。立于众将前,他乃是泰山。他气质里透着清冷之感,沙漠风沙吹过他的衣袍,他又有一身潇洒意态。他比起多年前,气质发生了一些改变,变得不再那么沉敛,而是多了很多随意。当他漫不经心地打量河西军营情况时,袍裳飞扬,真有随风而走的仙人倜傥感。

然雁莳傻眼的,是这位倜傥风骚的郎君,他不是真的要登仙,他是大魏的天子。

天子垂眸,戏谑看向傻眼的雁小将军:“嗯……天子门下的宠臣,是吧?雁将军辛苦了,都身为宠臣了,还要出来迎朕。”

李玉揶揄道:“怎么,宠臣不认得朕了?”

雁莳顿时面红耳燥,她唇动了动,没说出话。

雁莳只顾怔怔然看天子,但很快没用的她,就被其他热心的将军推开。其他将军去簇拥天子,跟天子表忠心。军营中将士们吼声如雷,心中激动,想天子居然在年关之际,又来慰问他们了!众将拥着天子进军营,一众大男人们,个个热泪盈眶。哪朝天子如他们这朝这位,动不动就离开京畿之地,动不动就来边关看守关将士呢?

遇到这位心系子民的天子,一众大老粗,都觉得再没有如他们这般幸运的朝臣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他们热血在胸,被天子淡淡说一句“辛苦”,已觉万死不辞,此生足矣。

雁莳被推出将军圈,默默看他们拥着天子。人快把李玉的面容挡住了,她透着缝隙看李玉。三年了,她有三年时间没有见过李玉了。她和李玉都非感情为重之人,一人在朝堂,一人在边境。最多的是书信,然书信又哪里比得上那个人。他昔年痴恋她,将感情压在心中那么久,雁莳只觉开心又满意。

而今她痴恋他。

他在众人之上,她在众人之下仰望他。她心中热潮翻涌,如浪似洪,不讲道理地涌向他。她眷恋地盯着他的侧脸,跟随他的背影。她脚步不由自主地抬起,去跟着他,想多看他一眼。她也会想念,也会留恋。她不知如何说出自己澎湃的感觉,她目光盯着他不放,连周围将军都察觉出了异样,回头诧异地用眼神警告雁莳不要放肆。

雁莳不在乎。

她真是太久没见到李玉了。

光是听到他的声音,她已恨不得把心剖出去。

最幸运的,是雁莳确实是这边官职最高的将军。众将拜见李玉时,她一定会站在最前方。李玉坐在主位,跟众将问起夏国情况时,她也一定能站到最前列。李玉是亲政爱民的天子,他的私人感情,很少影响到他处理政务。李玉坐上主位后,只来得及喝口茶,便召集军士讨论夏国之事。

夏国换了皇帝,皇帝非大魏所期待的那个。这件事,李玉认为来回传递消息不方便,他要亲自过来一趟。

天子迫不及待地开始办公,雁将军就默默站在前列,用火热的眼神崇拜地看着李玉。反正有其他将军替她说话,李玉又根本不看她。雁莳放心地盯着李玉看——李玉真是英俊。

又英俊,又能说。

别看他平时寡言,不太理人。但大事当前,李玉往往能将一众朝臣绕晕,让朝臣被迫跟上天子的节奏。

真有才华啊。

雁莳恨不得坐下来,可以更为用心地欣赏李玉。她心里自豪,想自己选男人的眼光,怎么就这么好呢。虽然这个男人一进军营就脚不沾尘只奔大事去,而不看她,但是没关系,她宽容。她看他就可以了。

被雁将军火热的眼神盯着,天子李玉面上淡然,心中已顿了再顿,一阵赧然焦灼。他心里暗恼,想她是当真没事干,就盯着他看。这有什么可看的?

一朝君臣正在讨论夏国之事,忽听到军营帐外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伴随着奶声奶气的声音,并中常侍气喘吁吁的“小祖宗慢些。”

军营中怎么会有小孩子?

众人好奇地转头去看,雁莳也漫不经心地跟着去看。雁莳的余光一直在李玉身上,她发现李玉在听到外头声音时,冷淡的面上忽然带了一份微微笑意。并且天子立刻起了身,走过众将身边,向帐外迎去。忽然意识到什么,雁莳整个人僵硬,心跳瞬间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