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可徐源就完蛋了,他就是根黄皮白瓤的香蕉,光隐约知道祖国有这么几项流传已久的文化,真开始培训了就傻眼,这才明白自己之前做的准备全都白瞎了。

几天下来,水灵灵的小伙儿就给累脱了形,原本明亮的大眼睛也暂时失去了光彩,嘴里起了一溜儿溃疡。

男主角是出了名才艺出众的大家公子哥儿,君子六艺完全不在话下,同时还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几位对外来西洋文化公正评价和汲取接纳的人。

西洋文化什么的,徐源自然是不怕,可就是那个君子六艺,简直是要了他的命。

骑射倒还可以,就是那个书画和乐器,让人看了之后真有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无力和抓狂。二十天了,手上磨出来一层水泡,他还能把毛笔当成锄头拿,一根笛子愣是吹不出声儿来,恨得几个师傅都想撬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装了什么。

如果再这样下去,到时候只好用替身了。

其实演员用文艺替身的情况非常普遍,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肃平向来要求严格,拍他的戏的时候很少有演员用替身。真要说起来,这种标准也不难达到,只要演员自己下下苦功夫,把基本的姿势学会了就能过关,至于乐器演奏之类,完全可以后期配音么。

当初试镜的时候,肃平确实是被徐源的演技折服,又加上他对华国的诗词成语什么的也非常熟悉,这才拍板定人。可万万没想到,事到临头了,徐源竟然会在这种地方栽跟头!

那会儿宋颜已经被几位师傅判定为可以结业,但徐源还在跟毛笔和笛子较劲,废寝忘食的,看的别人都替他着急。

真要说起来,笛子相对好一点,毕竟他也是会几样管弦乐的人,乐器之间总有相通的地方,过了开始最难的那几关之后姿势总算能看了,虽然还是吹不出声。

就是那个毛笔字,真是要了命!

因为剧本中明确有这么一幕,就是男主角在桃花树底下题诗的场景,非常唯美,想改都没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