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

宫记·晏然传 荔箫 983 字 2个月前

晏然死拧着眉头把药喝了下去,简直要哭出来。皇帝锲而不舍地喂了她小半碗,她忍不住了,可怜巴巴地伸了手:“陛下,奴婢自己来。”

长痛不如短痛,晏然终于把药一饮而尽。

怡然含着笑拿来桌上的糕点给晏然解苦味,婉然却望着二人愣了神。这是她头一次以这样的心思看着皇帝,她觉得这个侧影,潇洒却又温和极了。

但这却是晏然独一份的待遇,不久后她就更加确定这件事了。她在入冬的时候一连病了十几日,皇帝差人来问过,亦有过各样的赏赐,自己却从未出现过。

婉然第一次强烈地觉得,自己按捺不住平日里只是偶尔出现的嫉妒了。她心里太难受,任由着这种嫉妒慢慢地转化成了恨。

病好后不久,她们迎来了入宫后的第一个新年。除夕有宫宴,散去时已很晚,她们却仍兴致颇高地守岁,全然不顾第二天还要当值这回事。

几个小宫女都聚到了晏然的屋子里,围在桌前吃着各样糕点聊个不停。聊起宫里的趣事,也聊起日后的打算。

不记得是谁先提的,但似乎是先问的怡然:“听说你是大长公主送去太子府的,将来多半是要为嫔为妃的!”

说话的人兴冲冲,怡然却摇头如拨浪鼓:“才不要,我要出宫去,找个能只对我一个人好的人嫁了。”

那人就有些失望,又看向晏然:“你呢?陛下待你最好……”

话还没说完,就被晏然硬生生打断:“停。我才不做嫔妃呢,我是晏家的女儿,爹娘必希望我嫁个好人家为妻。陛下也说了,过两年就赦我出奴籍,指一门亲事。”

终于问到了婉然:“那你呢?”

婉然想了一想,这几年里她心思转变颇多:刚进宫时,她憧憬着能在宫里干出点样子,比如做到六尚局女官或是宫正什么的;被罚跪一夜的那一阵子,她只想回家;但现在……自从见了给晏然喂药的皇帝之后,她多希望自己也能有那一天……可她也知道现在的自己不行,除非,她做了他的嫔妃。

“我不知道。”婉然闷闷地道,“没想过这些,日后再说吧。”

这样的心思,在她心底压了很多年,她总是告诉自己“日后再说吧”。

那年,三个十一二岁的姑娘围在桌前说出的心愿,终会在未来的一日变成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晏然作了宫嫔,受尽万千宠爱却只是妾室;婉然被杖毙;完成当年心愿的,只有怡然。

时光如逝水。转眼就是永昭三年,第一次的家人子采选已过,晏然也已及笄,在半年前作了御前尚仪。目下,皇帝已经为她定了门亲事。一直没告诉她夫家是谁,晏然威逼利诱数次,皇帝却就是不说。

很多大事,变化都在一朝一夕间。谁也没想到晏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得幸,堪称是六宫震惊,皇帝一如既往的没有亏待她,直接封了她琼章,指了御前和她相熟的人去侍奉。其中便有婉然。

有那么一阵子,就是晏然刚受封后的一阵子,皇帝为前朝的事烦着心,鲜少踏足后宫,晏然自然而然地失了宠,遭尽白眼。

也就是那么一阵子,婉然觉得,反正自己作不了宫嫔,就这么陪晏然一辈子也挺好。

可得宠的人注定是要得宠的,晏然本想用来生病避宠的果脯为她复了宠。

六宫上下,唯独晏然和皇帝感情不一样,那是自小结下来的情分。皇帝与旁的嫔妃是夫君与妾室,更是君臣;她,却敢肆意说笑,时常不经意间忘了规矩、没大没小。

这些婉然都冷眼看着,从不提醒。她心底时常有一股期盼,盼着晏然会不会有一天放肆太过、弄得皇帝忍不了她。她也瞧得出来,晏然比往常作宫女时多了一份刻意的谨慎,即便是和皇帝说笑时,也无时无刻都在。

不过不经意间的忘形,不是这刻意的谨慎能约束得住的。

婉然一直知道,自那晚开始,晏然就对皇帝有了恨——没有恨也有怨。因为他害得她不能嫁人为妻,反倒要在这后宫里步步为营。婉然陪着她步步为营,却始终希望那双眼睛多看自己一瞬。

晏然的恨意终于在醉时爆发了。大概是因为醉得太厉害,让她恍惚间想到了那一晚,抵死不从。

候在外面的婉然,看到皇帝拂袖离去,看到红药惊惶不定的眼神。

她短短迟疑了一瞬,便提步追了出去:“陛下……”

“陛下。”她拦到他身前,在他阴沉的目光下滞了片刻,蓦地跪了下去。原来,即便她鼓足勇气追了出来,能对他说的也只有四个字:“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