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页

龙战在野 黄易 1720 字 2个月前

陆石夫道:“符爷有所不知,鹰爷不但地位特殊,没有先例。自圣上颁下鹰爷代驾出征的圣谕后,一直没撤回来,依军规仍然生效,故而名义上,鹰爷乃是大周军方的最高统帅,除圣上外,没人可制约鹰爷。”

符太恍然道:“原来有此窍妙。”

又问道:“武懿宗晓得我们回来吗?”

陆石夫不屑的冷哼道:“他正在翠翘楼内风流快活,如何通知他?这个时候去骚扰他,想讨臭骂吗?”

接着续回龙鹰先前的问题,道:“不知情者以为风平浪静,知情者方知形势紧张,二张最厉害的一着,是以圣旨调来一千飞骑御卫,驻守玄武门。”

符太冷笑道:“肯定是假传圣旨。”

符太因不熟悉宫内门关布防的情况,故对陆石夫说的话没有感觉,龙鹰则暗呼厉害,赞的非是二张或其卧底谋士,而是女帝和胖公公的先见之明,否则二张早完蛋了。

大致言之,神都的宫城、皇城,可分为十个建筑组群。其中两个组群含嘉仓城和东城可以不论,是附于主宫城东面的两个属城,以仓廪为主。

宫城居中,有高墙环护自成一体,独立而具有强大的防御力。前为皇城,官署所在,东邻太子的东宫,西为附宫,起着护翼和分隔的作用。

东、西两边均无接通的门道,要进入宫城,只有南面或北面的门关。

宫城南有三门,正中为则天门,长乐门和明德门居左右,谓之内三门,与皇城外三门的右掖门、端门和左掖门遥相呼应。

端门是皇城的正大门,则天门为宫城的正大门,与宫城后大门的玄武门处于同一的中轴线上。

以门关形容之,实有误导之嫌。以宫城正大门则天门为例,实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组群,由门楼、垛楼和阙楼组成,东西一百二十步,南北六十步,城门进深二十五步,乃皇权的象征和标志。不论肆赦、观酺、改元、建国、献俘、受降,至乎接见外使,均与此门楼结下不解之缘。

当年武曌花冠龙袍,腰缠玉带,在文武百官、四夷使节排列拜贺下,登上则天门楼,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同时大赦天下,全国宴饮七天,改变了李唐江山,以武周代之。

武三思初会龙鹰之时,曾邀他到则天门楼观赏北面宫城和南面皇城的景色,龙鹰没有应邀,始终未做登楼远眺之举。

则天门楼除了尽显皇权崇伟的气魄外,本身有其实用之处,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守好门关,令皇宫固若金汤。

则天门东为明德门,西为长乐门,两门虽比不上则天门,属次一级的门关,然亦极具规模,属三门道结构,总宽二十五步,门道宽六步,隔墙各三步,门道进深十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