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页

公子凶猛 堵上西楼 1607 字 2个月前

“如何破之?”

“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这意思就是需要循序渐进。可要如何循序渐进呢?”

“我曾经给白玉莲说过,人有五个需求层次,其一是生理需求,吃饱穿暖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若是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就会落草为寇。

其二……

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会最大限度的去追求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使之完善。”

傅小官洋洋洒洒又将五个需求阐述了一遍,顿了顿,喝了一口茶,脑子有些晕,他说的比较慢。

“当人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他的眼光只在眼前,盯着的是下一顿饭。而当人们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进入第三个需求层次之后,才会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但这种思想依然浅显,基于最原始的情感交流。

只有进入第四个需求层次,尊重的需要。到了这一层次,人们的思想才会放得更远一些,才会去思考如何受到别人的尊重,才会破除这三六九等的观念。”

“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基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口袋里银子的多少。这是从下而上的思想解放,是从需求的第一个层次进化到第四个层次之后才会发生的变化,这一切,都必须实实在在的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这种思想的解放和施政不一样,施政是由上往下,是以权力来推动。但思想的解放是由下往上,自然而然的萌芽。”

“所以哪怕我真去当了皇帝,也无法向穷苦的百姓灌输这样的思想。可若是我让这些穷苦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自己产生这样的思想,这樊笼才会不攻而破。也就是说,这思想的樊笼,只能从内往外自发而破。”

他耸了耸肩淡淡一笑,“是不是觉得有些荒唐?或许你们会说我去当了皇帝可以更好的施展这一策略,这有利有弊。利在于这种策略的施展会更快,可弊在于……我若当了皇帝,恐怕会花费极大的精力来应付朝中那么多的官员。或许初时我的眼睛会清明,可时日一长,却难眠被蒙蔽。”

“我很难再知道民间之疾苦,很难再去看看民生究竟何样。我终将会把自己禁锢在皇宫的那一亩三分地上,所有消息的来源,将只能通过别人所说来获取,就像当今世上所有的皇帝一样。”

“我或许能够成为一个明君,也或许能够在人民的心中竖立起崇高的威望。但这种威望并不是好事,这会导致人民对我的盲目崇拜。”

“朝臣们按照我的意图行事,不再会去思考变革之策。百姓们从我的施政中获得利益,也就不会再去思考我做的一切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哪怕知道不对,他们也不敢言语,因为那样的我,就仿若他们心中的神!

对神产生怀疑,这是亵渎,谁敢说出来,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谩骂、攻击,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一旦这种依赖形成,遇见明君,国家不会出任何问题,可若是遇见昏君……只怕会带给天下百姓莫大的灾难。”

“当天下人都把一生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就是灾难的源头。他们的思想依然在樊笼之中,他们终将没有勇气去拯救自己,这个世界依然一样,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百姓们如蝼蚁一般的活着,根本没可能抬起头来望一望高远的天。”

“再说了,权力这个东西会让人着迷。我不能保证我在尝到了那权力的滋味之后,还有放下权力的勇气。我更不能保证继任者会不会痴迷于这权力而再次禁锢了天下人的思想——天子受天之命,那么天子就会去维持这一使命。

可解放思想这个东西,却是启迪天下百姓的智慧让他们去勇于革命。所谓革命,就是革除旧习,并建立一种新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