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公子凶猛 堵上西楼 1738 字 2个月前

“那些商人把粮价抬得如此之高,而那些灾民根本没有银钱购买,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这便是这个世界的人眼界的局限性,也或许是因为他们久居庙堂之高,而不知民间之苦。

“其一,商人控制粮价并不是为了卖给灾民,而是为了赚城里有钱人的钱。”

“其二,粮价是逐步上涨的,当灾害发生之时,假设河南府的灾民第一时间就逃到了此处,这时候他们身上还有银钱,虽然不多,但此时的粗粮他们还能买一点。随后这粮价越来越高,他们就买不起了,就指望着官府施粥。但官府施的那粥根本吃不饱,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便有商人来收购他们的田地,为了活命,他们只有低价变卖田地。”

“所以抬粮价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田地,诸位想想,几十万人的田地就这样简简单单还极其廉价的就到了那些商人的手里,这是多么划算的一笔买卖?这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至于粮价,那不过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

众人恍然大悟,交头接耳,频频点头。

至此,基本上已经将那旧法子弊端解释得差不多了,傅小官稍等了一会,又补充道:“根据我对灾民的了解,若是粮价不会上涨,他们基本能够生存至洪灾退去。”

“也就是十数天的时间,他们就能重返家园,重新开始补耕补种,日子肯定会很艰辛,但不至于逃难。而且洪灾退去之后的田地更加肥沃,来年基本都是丰年。他们的日子就又会好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没了田地,就成了无根之萍,重返家园已经毫无意义。”

“若是此刻陛下降下皇恩,给那些灾民免去税赋,甚至提供耕牛农具种子,陛下之浩荡皇恩,那些灾民定会一辈子感激不尽!”

第113章 大宅院

傅小官离开皇宫天色已晚。

那篇关于赈灾的方略基本上已经通过,但那篇何以为战的策论却遭到了枢密院枢密使燕师道和兵部尚书费邦的强烈反对。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个时代的战争主体就是冷兵器,而冷兵器的战争模式就决定了需要大量的人与战马,还有大量的武器盔甲,以及浩大的后勤保障。

至于傅小官说这冷兵器应该淘汰,国家应该重点放在火器的研究之上,这一点就连陛下都不认同。

如今已经有了火器,但这玩儿实在鸡肋,射程短,精度低,造价高昂,还特么的特别娇贵!

战争的环境千变万化,这玩意在雨天甚至潮湿季节都用不了……你说这要是两军对垒,你这火器全体哑火,岂不是任由敌人蹂躏?

总之,傅小官还是很详细的阐述了未来的作战模式,比如成立专门的山地作战团,成立专业的斥候部队,成立重甲骑兵团等等等等。

不能说他说的这些东西丝毫没用,至少燕师道和费邦每每都会深思,然后因为种种原因否定。

傅小官并没有觉得遗憾,这件事的影响远比赈灾方略来的更大,就算是陛下也没有坚定改变的信心。

这没有关系,反正此行上京的目的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完全实现,就看陛下此后对他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