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凤归朝 梦溪石 1806 字 2个月前

但他也不吵闹,就扶着额头在那坐着,默默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比旁边高谈阔论的杨园要安静许多。

酒酣耳热,杨园正好将自己拟定的几道题目报给公主,请她过目。

此处没有外人,也无作弊窃听之忧。

公主听罢,问陆惟:“你看呢?”

陆惟也点点头:“杨录事才高八斗,难得的是连农事也下过功夫。”

杨园挠头:“我也是临时抱佛脚,问的都简单了些,但只要略通农活,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总能答上来的。”

三道题,只要任选其一合格通过便可,也不算为难人。

这次考试只是尝试,也是目前紧急填补官员空白的权宜之计,连公主自己也不知道长安那边听到消息之后会作何反应。

若皇帝想给她个面子,应该是会同意的,甚至让秦州这种考题制成为定例,要是朝中反对声大了,皇帝有所顾忌,也很可能昙花一现无疾而终。

杨园当然巴不得能尽早有人来帮忙分担他的工作,他现在一个人基本要干三四个人的活儿,连方良在世时为了造反都没有他这么拼。

他对公主的推行的法子,其实心里有些矛盾。

一方面既不愿意朝廷又派些只会清谈的世家子弟过来,另一方面又怕这新考察法选上来的官吏,根本不懂怎么处理公务,到时候他会更加忙作一团。

“其实前朝也有乡野集贤和拔寒素的法子,像方良和何忡这些人,也是出身平平,因资或名得到超拔,不用非得经过考试。只要有人想作弊,考题也能外泄,也能李代桃僵。”

寒素,指的就是平民出身的子弟,寒素之族。

而拔寒素,跟九品官人法有些类似,便是提拔一些底层吏员,干一些世族高门不愿意干、又苦又累的职务,俗称“浊业”,又或者推荐一些名声较好,出身也比较寻常的读书人,担任级别较低的吏,再给他们开一条能往上走的门缝。

杨园虽然还是不死心,想最后劝一劝公主打消主意,但他自己也的确是觉得这个新举官法,可能会很命短。

“我担心,经过方良和何忡的事情之后,长安那边对平民出身的官员,更加忌惮,更会堵死他们上进的路,如此一来,这个新法,很可能就会夭折了。”

“任何事情要做成,都有阻碍。”

回答他的却是陆惟,后者意味深长反问他。

“你觉得,只要堵了方良何忡这等人的上升之路,北朝就一直可以太平无事下去吗?”

杨园沉吟不语。

他是混不吝,但他也是个聪明人。

世道乱象,他已窥见一角。

这一角轻轻伸手掀开,那便是九万里河山的民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