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河州怎么样也是省会城市。

他姐夫家就在那个省,就觉得还好。

谈好了何舟的工作,何娟父母再看米正的眼神就缓和了很多,还多了点感激。觉得米正年纪虽然轻,但不愧是当叔叔的,长辈的作用还是有的。

米正多说了一句:“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难免有点磕磕碰碰的,有什么话,摊开来说清楚,免得闹矛盾。”

“是是是。”何娟爸爸连连点头。

米正站起来,看看米睿慈和何娟:“那我这就走了。孩子的衣服不合身,你们这儿有衣服吗?”

何娟立刻站起来说道:“我收拾两件,再去买新的。”

米正有点好奇:“现在去哪儿买?村里有买童装的地方?”

米睿慈就解释:“有。隔壁村有两个服装厂,做代加工的。童装也有。厂里面有个店,卖一些尾单,价格比商店便宜。质量比网上买的好。我们平时都是在那儿买的。”

米正就看了他一眼:“那你舍不得给你儿子买两身新衣服?”

米睿慈尴尬地抠脚趾。

小夫妻俩开着电瓶车带路,米正他们坐在鬼车上跟着。

服装厂是24小时三班倒,店里也有人在。

这会儿也不算太晚。

米正看了看,觉得质量和价格确实很不错,想了想就打了个电话给村长老婆:“大伯娘,你看看你们要什么衣服?我给你们带回来。”

衣服很多,村里人也很多,当然不可能一件件拿出来精挑细选。

村长老婆就给了他指导意见。

米正很快就掌握了中心思想。

衣服要花的,不要素色的,价格要便宜的,男女老少不同季节的都可以要。

这就很容易挑选。

虽然米正也还是对村里人的衣品一知半解,但何娟站了出来。

工厂店的人本来只以为人家是随便买两件,没想到来了个大客户,不仅买了许多当季和下一季的新款,还把库存的许多旧款也给打包了。

这么一折腾,时间也不早了。

本来米正准备一个晚上跑三家的,结果就跑了一家。

回家的路上,李叔突然问他:“小正,你外婆家不也有服装厂吗?应该也有这种尾单吧?”

米正:“对哦!今天先回去,明天早上去南城。”

李叔劝了一句:“明天也太赶了。姜先生说不定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