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路遥车马慢+番外 Shim97 1889 字 1个月前

不知道是谁先说了一句“走好”,沿路站着的大家都开始说了起来。

“老李,走好啊。”赵爱国挥挥手,“在那边脾气就别太拗了。”

“李叔,走好。以后每年去海边给您孝敬点二锅头。”孙飞说。

“哎呀,李师傅,路还没修完,怎么人就走了呢。”在经改局门口摆早点摊的小贩嘟囔着。

“李师傅,当时修路拆了我家院子,我差点跟你打了一架,是我觉悟太低了。”船老大抓抓脑袋,“没这条去市里的路,我家一辈子也富不起来。”

三轮车慢慢往前,路昭看过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脸庞,听到他们有些惋惜、有些痛心的告别,鼻子又发起酸来。

他想起了自己刚刚到德阳县,去经改局报到的那一天,第一次见到师父的场景。

这位身形佝偻、老态龙钟的前辈,坐在窗边,给自己上了第一课。

禹一牺一筝一离……

“德阳县是个偏僻的打渔小城,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肯努力、肯吃苦,但因为太穷了,有时候也抠抠搜搜,有时候也无理取闹,十分难缠。”

“不过,只要你认真去同他们做工作、为他们谋出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一定会收获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他微笑着说:“欢迎你来,我的同志。”

路昭吸了吸鼻子,伸手抹了把湿润的眼角,在道旁百姓的目送下,坐着摇摇晃晃的三轮车,来到了码头边。

他打开骨灰盒,轻轻抓起骨灰,撒在了海水里。

没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就算师父一辈子只是个四处奔波的无名小卒,可他在老百姓的心里有名字。

这天下没几个天赋异禀、气运奇佳的天生领袖,多的是默默无闻、挺身而出的无名英雄。

他们也许不会青史留名,但他们熠熠发光的品格和信仰,却会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历久弥新、永垂不朽。

作者有话要说:

阿昭的又一双新鞋。

——

第113章

德阳县平稳度过了春节。

被堵死的、通往德裕市的大马路,也在一整个春节的抢工下,恢复畅通。

外地老板的建厂方案交上来,经改局很快批准通过,工厂便正式动工了。

这也意味着路昭在德阳县的最后一件工作完成了。

他加班加点忙完了这些重要工作,才终于抽出时间,给方先生、给宋悦写了信。

算起来,这一封信距离上一封,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他一直想要坚持每月给方先生写信的,可一忙起来,真的抽不出时间,和方先生的联系就被搁置了。尤其是这两年,写信的频率直线下降,从每个月两封,变成了三个月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