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好在杏子就是嘴上厉害的,心眼并不坏,哼了一声:“快些去做事,早上王妃要吃奶黄包,面已经发好了,你去撮咸蛋黄。”

撮蛋黄就是把煮熟的咸蛋的蛋黄取出,拿过滤的细网,将蛋黄一层层的撮出来,撮成松软的细末,与牛乳、牛油、糖等制成奶黄馅,将奶黄馅包进面皮里面,因内馅没有固态物质,靠牛油来凝固其中,一蒸出来就成了流质的液体,香滑而不腻,最近深的京中贵妇的喜爱。这种包子从岭南传来,王妃近日很是喜欢,逢几日要做上一次。

另外王妃每日早餐前需进一钱干燕窝,泡发干燕窝炖成燕窝粥,有时用红枣佐炖,隔水炖一刻多钟后加冰糖,有时清炖加蜂蜜,吃完燕窝以后才开始吃早餐,早餐除清粥小菜,另外配有精致的面点、油条、偶尔王妃自己还会列一些花样来叫厨房做,这又是另外一回事。

王爷那边吃的比较简单,早上就是一碗汤面,用羊肉骨或者其他骨熬汤成高汤,另取红焖的鲜肉做配,另配几个清拌的小菜。

贵人们每日辰时开始用餐,所以膳房要从卯时开始就要准备好,甚至王爷要煮面的高汤,是有人加班加点半夜开始熬制的。

杏子起了些主意,把君湄拉到灶房里面交代:“王爷每日煮面用的高汤要准备好几种,这活看着累,可是及其重要,今日我便教个重要的任务给你,明天早上起,冯师傅便教你煮高汤。”

冯师傅是北方人,擅长面食为主,无论是刀削面,拉面,油泼面,等等,在冯师傅看来都不在话下。

独处

因高汤炖煮时间长,根据不同的骨头,炖煮的时间长度都不一样,鸡汤、猪骨炖一个时辰,羊肉骨头和牛骨炖的时间就比较长,若是炖羊肉汤,寅时就要到厨房。冯师傅自己是不用去这么早的,带了一个徒弟叫小周,由小周大清早起来熬骨头汤,日日都要这么早起,小周早就怨声载道。

冯师傅早就觉得一个徒弟不够用,叫张师傅给他再派个徒弟来,谁知道张师傅一拖再拖,见杏子给了他一个人,高兴的不得了,可一见到是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又不乐意了。

“杏子丫头,就这丫头能帮啥忙?人家小周可是个男娃娃,能干这苦力活,你叫这丫头来帮我?”

杏子一瞪眼:“咋?你还不想要?你不想要我便派她去别处,反正眼下也缺人的紧。”

冯师傅知道杏子如今很得张师傅器重,在厨房要要个人,不巴着这小丫头还真要不来,赶紧陪笑:“杏子你说你这娃就是经不起逗,俺跟你开玩笑咧你咋就当真咧,就这么说好叻,明早跟着小周来学熬高汤,跟你说啊,这是门手艺活,学好了是门功夫,往后出了王府,自己做个小本买卖都好。”

君湄听到做个小本买卖也好,瞬间心亮了,连声点头:“好好,明天我一大早就来。”

原本听说那么早要起来给自己讨厌的人熬汤,心情倍加不爽,可突然被冯师傅一句话带活了,她本来就很担心出了王府无处谋生,自己当了十几年娇滴滴的大小姐,去到哪里都遭人嫌弃,如今有了一个指明灯,心里也有了盘算。

若是能学一门手艺,出去谋个生活也是不难的,王府中的厨子的手艺没得挑,冯师傅又是一等一的面点师傅,若是跟他学会做面点,出去开个小摊,就再也不用看冷饭王的脸色了。

想到这里乐不可支。

做早餐熬高汤的这几个人本不需要干活干到晚上,因早上君湄迟到了,杏子罚她洗完晚饭所有的碗,又收拾好厨房才放她走。

这一干就干到亥时,蹲得太久了起来,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君湄这才想起冷饭王来,早上答应了他晚上还要过去的,若他耍起横来,闹的满府都知道自己跟他过了一夜,那以后就不用混了!

赵王自己抹黑一瘸一拐到了小屋,连李富贵都没带,结果等了一个时辰人还没来,桐油灯不比蜡烛,烧起来有烟,在旁边坐久了不仅味儿大,眼睛也受不住,他就着冒烟的油灯看书看了许久,都快看出眼病来了。

君湄匆匆茫茫跑到小屋这里,见赵王已经等着她了,且一脸的不耐烦,一件她的面便抱怨:“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厨房就这么少人?”

君湄心里一咯噔,果然他没闲下,早就打听过自己现在在哪里了。

白天忙,便没去寻思他为何这样纠缠不休,又觉得很不能理解,即使自己是那只好玩的耗子,他又哪有那么多时间陪自己玩,明明还有娇妻美妾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