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禁苑之中出现女人并不奇怪,宣德帝平日打猎,带上几个爱看热闹的嫔妃是经常有的事情,但是头回遇到北衙的人敢在禁苑随便调戏女人。

这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相逢

皇后见儿子眉头紧锁,还以为儿子也体会到目前的危机感,说道:“如今你父皇正当盛年,若那柳氏生出个儿子出来,让你父皇改变心意也未可知,你瞧瞧当年汉武帝之于钩弋夫人。”

补充了一句:“你父皇新近宠幸的女子姓柳,是个三十来岁的老姑娘了,我昔日在闺阁时也见过她,那时她还小,却为只是你父皇这么多风流情债中一件普普通通的一桩,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未嫁,还能机缘巧合遇到皇上,皇上如今这般爱宠与她,藏着掖着,只怕是也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母亲想到这里就心痛,我与你父皇在一起三十年,何尝见他为过我……”

柳侯与荀侯两家同是侯爵,这几年情况却大不一样,柳侯因强娶民女失了爵,而荀侯却因为家中出了一位国母,家中有两个近亲都在朝中任尚书的职位,五个亲眷任刺史,风光无限,即便是鼎盛时期的安国公府,也比不上荀侯府今日的威风。

皇后知道今日的威风得来不易,自然要守住,如何守住今日的富贵,她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儿子若能为太子,将来为君,自然还能保住荀侯家的富贵。

多年操心去处理宣德帝身边的女人,让她操够了心,以至于现在刚刚才四十岁,可葵水近年来越来越少,大有去掉的态势。

“母后,你且宽心,父皇不是荒唐人,他立皇后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断不会为了个新宠的女子而轻易废后。”

皇后近日多忧思,连赵王这个儿子都能感觉到了,想必旁人的感受更加明显。

“你父皇这么多年来身边的女人还少吗,可从未有一个女人如柳氏一般深受宠爱,话说到这里——”皇后病怏怏的眼神变得利起来:“你与冯氏为何还不圆房?如今早日诞下子嗣才是正理,你看看齐王,比你大不了几岁,如今都有了六个儿子了。”

“母后,这件事情你别管。”

赵王锁紧眉,看来母亲的误会不浅。

不过他也懒得给母亲解释,连她都误会,看来别人的误会更深,更深的误会更好。

“母后,儿想问您一件事。”

皇后看着儿子,越发猜不懂他:“你说。”

“儿想问母后,安国公谋反为何要牵扯到他的女儿,儿本就与许氏定了亲,您为何要偷龙转凤将许氏换成冯氏。”

“谋反罪当诛三族,若不是念在安国公之女与你有姻亲之盟,早就将他们全家都处理干净了。”皇后的嗓门提高了几度,尖刻的如刀锋一般利,方才的病态全然不见:“淳儿,你要知道,你是母亲最大的希冀,千万不能在儿女私情上走了弯路。我儿,男子汉大丈夫,若有江山何患无妻?”

赵王心中想着这句男子汉大丈夫,若有江山何患无妻,觉得真是有趣,父皇在外拈花惹草之时,母亲却不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了。

不一会儿永穆公主与孝昌公主来了,这两个公主都是皇后所生,一个比赵王小两岁,一个比赵王小五岁,都已经嫁人,因母亲近日总闹着头疼,因此这几日多往宫里走动,伺候完皇后用完晚膳才回公主府。

见到赵王皆福了福,叫道:“皇兄。”

赵王亦回了一礼:“近日母后身子不适,你们多宽慰些,父皇的事情叫她不要太忧心,毕竟她还是正宫,旁人轻易撼动不了她的位子。”

皇后冷笑,这话分明是说给她听的,自成婚后,赵王多少与她有些嫌隙,这些嫌隙出自哪里她并不是不知道,两位公主见母亲不悦,不敢多说,倒是永穆公主转了个话题,坐到皇后身边,拉着皇后的手说道:“母后知不知道,近日京中出了个乐子。”

皇后亦是那副蔫蔫的样子:“有什么乐子?”

孝昌公主也拢上来:“我也要听,我也要听。”

赵王对这些家长里短的不敢兴趣,瞬间也蔫了,皇后见他呆呆的站在那里无趣,便随口打发了几句,叫他出去转一转,赵王正想着北衙禁卫那件事,他手下的禁卫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沉思这当口便随口问了一句赵王府长史崔珏去了哪里。

李富贵道:“崔大人日前去了赵地,怕是没那么快回。”

赵王因不在封地居住,便派赵王府长史崔珏在赵地管理日常事务,待赵王有令便找崔珏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