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这天是工作日,车上的人不多,两人隔着中间的路聊天也没人会说什么。

丁才身体更前倾了一些,压低声音:“去找一些零件,省城的零件比较多。”

余简了然,s市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城市,但严格算起来,也就是个三线城市,肯定比不上省会。

丁才要的零件不外乎是一些自行车零件,直接去h市找确实要快捷不少。

别的不说,这人确实是一块做生意的料。

跟丁才交谈之后,余简也知道了一些关于s市和h市的相关信息,特别是政策上的条例。

从80年代到千禧年,国家一直在摸索中发展,很多政策也许这一秒可以,下一秒就不行了,也有一些政策这时候不可以,或许下一秒就可以。

但无论如何,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都不能跟政策对着干。

对他们这样的个体户而言,跟着政策走是最好的方法。

其实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对于“个体户”也是有阴影的,深怕下一秒政策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不敢大刀阔斧地进行发展。

余简是因为对未来的发展有足够的把握,知道以后国家政策发展会越来越好,才敢壮大自己的事业。

但是在丁才这里,他完全摸不准未来的脉络变化,有勇气做一些在常人看来“投机倒把”的事,已经算是这时候的佼佼者。

下车的时候,余简把烧饼铺的电话留给了丁才。

既然是做生意,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多一些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对她而言有利无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