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那妇人掼倒了她, 又插着腰骂骂咧咧道:“好你个贱蹄子, 小小年纪就敢从家里跑出去!家里生你养你这么大, 你不知道回报就算了,竟还敢让父母长辈为你操心!”

女孩头发蓬乱地糊在脸上,气势却没有被压下去, 而是有条不紊地道:“你们养我,和养条狗有什么区别?哥哥弟弟都吃好的,我只能吃剩饭, 天不亮就要起来干活,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现在我大了, 你们就要把我卖给老鳏夫当填房,那老鳏夫年纪都比爹都大……”

因为那少女的一声尖叫,城门口的人都注意到了她们的动静,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

刚开始的时候, 大家伙儿看那妇女举止粗鲁, 以为是排队中出了什么矛盾, 还有看不过眼的想上去拉架。后头听那妇女说话, 大家才知道是家庭纠纷。自古清官那段家务事, 便没有人想着去掺和了。

那妇女被女孩指责完,毫无愧色地继续骂道:“爹娘养你这么大,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家里不富裕, 自然是先紧着你的哥哥弟弟,你是女儿家,吃点苦怎么了?还有你那亲事,你哥哥冬日里得了咳疾,到现在还没好,就等着钱救命呢!那钱老爷虽说年岁大了点,可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他为人却是顶宽厚的。你嫁过去既能救你哥哥,又能当少奶奶,吃香的喝辣的,怎么就不成了?”

围观的人都没想到,这妇人看着粗俗,口才却如此了得,一桩桩一件件居然都说的如此有条理。相比之下,那女孩被妇女质问了一连串,却说不出旁的反驳的话,反倒显得有些理亏。

众人本就不想掺和进旁人的家事,此时听完了八卦,就不耐烦她们阻碍排队入城的秩序了。

“小姑娘,快跟你娘回去吧。在外头闹成这样多不好看!”

“就是,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娘这么做也有她的难处。”

“快些家去吧,我们这里还都有事在身,不好耽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