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就像现在,虽然两淮一案看着是尘埃落定了,当地的世家大族、贪官污吏都该杀的杀了,该流放的流放了。

可即便是宝庆公公也知道,后头的事情也远远没完呢!

永平帝是十八年未立太子,一方面自然是他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更是几位皇子互相较劲、角逐。

宝庆公公老了,永平帝也老了。宝庆公公夜深人静的时候忍不住想,要是他主子在还没料理完这些事的时候就仙去了,那大耀该陷入何等的混乱之中呢。而即便不想那么深远,光看眼前,他的主子一天天的老迈,皇子们却都年轻体壮,连最小的十三皇子都已经十四岁了。日渐衰老的父亲和年富力强的儿子相斗,这如何能斗赢呢?

这个局面啊,就好像没有星子的夜空,一眼望不到的黑寂。

宝庆公公作为外人都这么忧心如焚,永平帝心里的滋味自不用多说。

也幸好,天可怜见,糟糕的状况中还是出现了让人会心发笑的好事。但让宝庆公公觉得不够痛快的是,这样的喜事却不能昭告天下,只能他们主仆二人私下欢喜。

永平帝又换了各种字体写了数十个案子,纸张铺的太多,宽阔的书桌之上竟逼仄了起来。

宝庆为他收拾桌子,永平帝扔了一道圣旨到地上,吩咐宝庆公公亲自去烧了。

圣旨的内容宝庆公公是知道的,当时还是他伺候着永平帝写下的,是封隆让太子幕僚之后——宋瑶为乡君的。

宝庆公公边烧边想,这宋家姑娘也着实运气太好了些,他家主子本是准备给她大加封赏,一方面自然是感念其父对隆让太子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是把她推到人前,借此看当年的幕后黑手作何反应……也算是将这小丫头推上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