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难为会计了。

他半晌才说,“可能要有点久。”他很少算这种大笔金额,“你们等等我。”

“没事你算吧。”

约摸着过了四十分钟。

会计累的满头大汗,“如果卖三分五一斤就是四千二,如果卖四分钱一斤就是四千八。”

听到这个数,大家的呼吸就跟着加重了几分。

要知道大伙在地里面刨食,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手里连带着几十块都不一定能攒到,实在是家里开销大,能糊口把肚子填饱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了。

这其中不管是四千二还是四千八,已经是大家不敢想的钱了。

见到大家都跟着激动起来,老支书制止了他们,“我先去和沈知青谈,看她能接受什么价格,人沈知青在咱们大队开养殖场,不能坑了她,当然,我们也不能亏。”

“知道的,老支书。”

等老支书找到沈美云说明了这件来意后。

沈美云问了一句,“打算多少钱卖给我?”

“四分一斤,连苞米棒子一起。”老支书说起这话来,其实底气不足。

沈美云听到这个价格,着实是惊了下,这价格比她想象中的便宜太多,她不是没买过粮食。

北京那边的苞米面都能卖到一毛五六了,而且还是限量购买,每家每户最多买二十斤,还要拿着粮本去。

而老支书卖给她四分一斤,这在那个基础上便宜了四倍了。

哪怕是算上苞米棒子也是划算的。

见沈美云不说话,老支书以为她觉得贵,便说,“三分五,是我们的底价了,在低于这个,我们是一点都没赚钱了。”

沈美云,“不是不是,我没有嫌贵,四分就四分,咱们说好了四分钱一斤。”

三分五,那她还是做不出来的,又不是奸商,哪里能做成这样,不就成了扒在人家庄稼人身上吸血了。

见她爽利的答应下来。

老支书松了口气,“那行,就按照四分,沈知青,我们也不占你便宜,我让人给你从粮仓送到养殖厂去,另外在送你苞米杆子,你拿回去一起打成糠喂猪兔子。”

本来这些苞米杆子是要留下来,晒干了以后一部分打成麸皮和糠皮,一部分则是留着烧柴的。

这下,全部都送给沈美云了,就养殖场那仓库不一定能装的下呢。

沈美云当然是求之不得,“这样吧,您让人给我送粮食,我去一趟漠河市的信用合作社取钱。”

也是巧,今儿的刚好宋玉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