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土坯垒的高台上,从他这个位置,刚好能够眺望到养殖场的房子。

老支书凝视了片刻,深刻的面容上带着沧桑和期盼,“养殖场啊,你就是全生产队的希望。”

种地是赚不到钱的,甚至,孩子都读不起书。当然,这个想法是老支书去年才有的,以前他从来不会有这种想法。

他一直认为农民的出路就是黄土地。可是自从供出来两个大学生后,他就不这样想了。

他们家是全生产队条件最好的人家,供两个大学生出来尚且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其他人家呢?

他们供得起吗?

答案是否定的。

很早之前,他就意识到了这件事,但是他不能说,因为这是动摇人民群众的根基。

他不能说,不敢说。

只能在得知沈美云要开养殖场后,拼进全力也要把对方给拉到前进大队来。

这一步,他没走错。

养殖场才建的初期,就已经为他们生产队提供了六个岗位,外加还有这么一笔外快。

除此之外,还没算当初厂房建立之前,公社给大队批了手续后,沈美云还交了一笔买地的钱。

那一块地卖了六百块,而这一笔钱则是被大队作为公费来用。

这都还没算未来的钱,未来养殖场发展起来,提供的岗位会越来越多,而收购的钱也是一样的。

这个都是潜力无限的。

老支书在后来的日子,无数次的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那一个选择,让他们前进大队成为整个胜利公社,整个漠河市。

甚至整个黑省,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更是响当当的万元户。

只是这是后话。

养殖场的一切步入正轨后,这都进入五月份了,正是野草茂盛,草长莺飞的季节。

养殖场收购的野菜,野草也一天比一天多了,更何况,还有红薯藤,包谷杆,稻草这些。

收购的东西多,这自然要有人负责起来,沈美云还点了一个库管来,这个是比较重要的职位。

小猴会去跑货,经常在外面,他肯定是不行,合适的人选是大河,但是大河忙碌。

交给其他人,沈美云又不放心。

她思来想去,转了一圈,还是把目光放在大河身上,“库管这个事情,你觉得忙的过来吗?”

大河点了点头,“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