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标还在一个养殖场的时候,季长峥已经让她开到的两个。

季长峥哈哈笑,“你不是说了,未来市场缺口大吗?那自然是要提前布局的。”

沈美云,“这倒是,你等我好好琢磨一番。”

“先写个计划报告出来。”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沈美云最为担忧的,“不知道漠河驻队允不允许,以私人的名义办养殖场。”

之前他们办的养殖场,都是以公家名义创办的。

季长峥,“这个你可以去找刘主任和老支书,他们细细的商谈一下。”

看下具体的流程怎么走。

沈美云嗯了一声,“我琢磨了下。”

她的速度很快,用了两天的时间写了一个计划表出来,把建厂所有要遇到的风险和问题,都写了一遍。

甚至,还做了一个成本预算表,建厂的大致一个预算,她基本上也都写了进去。

以他们家目前的这个存款,还是够的。

这些年她光手里出货,前后入账了两万多块,外加季长峥父母给的,季长峥的工资,她的工资,以及她爸妈给的乱七八糟的钱。

她手里算下来有三万了。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的钱,但是对于沈美云来说,如果真想投资建养殖场,这个可能还会有些紧巴巴。

现在是七八年。

按照放开经济,差不多要到八十初中期了,也就是八二年,八三年那样。

算算时间。

也不过是三到五年的光景。

也就是说,她要在这三五年的光景里面,把新建的养殖场发展到能够供需全国的地步。

难。

以个人的投资,想要做到这个地步真难。

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三到五年拉到二十年去,但是这个就可以。

敲定了各项细节后。

沈美云便把家里这块交给了季长峥,好在绵绵如今已经长大了,自己也能做饭,再不济还能去食堂吃,倒是不担心什么。

她坐上从哈市到胜利公社的车子,整整七个小时的车子,让沈美云下车的时候腿脚都快麻了。

好在到了地方后,她算是轻车熟路,她没去先找刘主任,而是先找到了老支书。

她上老支书家的时候,老支书一家子还在猫冬,漠河实在是太冷了,以至于整个市不管是公社,还是大队,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老支书家的这个状态。

躲在屋内,不是盘在炕上纳鞋底,就是坐在堂屋里面搓麻绳。

哪怕不是农忙的时候,大家也不会特别闲着,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活下去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