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陈荷塘按照投奔亲戚来看,对方可能就会被精简,当然这个风险是极大的。

这下,沈怀山听明白了,“那如果有单位接收呢?”

乔丽华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她可比谁都知道这里面的难度了,见对方笃定,她便说,“这是最好的,有单位接受,就相当于给陈叔上了一层保险。”

“公社这边办手续开证明的时候,会不会有为难?”

乔丽华摇头,“不会,正常的手续走即可。”

她问,“陈叔是和你们一起离开吗?”

沈怀山,“对,是有这个打算,但是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流程,先打听清楚这些。”

乔丽华眼里带着一丝羡慕,“你们对他真好。”

带着陈荷塘一起回到北京,并且解决单位的事情,那就意味着陈荷塘以后是北京人了。

这和漠河人,简直是天差地别。

沈怀山笑了笑,“是我大哥对我们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们在前进大队这些年,全凭陈荷塘罩着养着的。甚至,连带着房子都是住的对方的。

他们落难的时候,陈荷塘帮了大忙,如今他们解决了困境,自然要把陈荷塘一起带走的。

这里哪里都好,唯独医疗条件太差了,甚至生存环境比起北京来,也要差一些。

让陈荷塘去北京疗养下,说不得身体里面的那些毛病,也会被慢慢养好。

乔丽华心中感慨,“你们都是好人,所以才会这样选择。”

“好了,沈叔叔,提前祝您一路顺风。”

她这些天才拿到的通知,挨个生产队的跑,怕是到时候没机会去送对方了。

沈怀山自然不在乎这个,他点点头,“丽华,你在这里也照顾好自己。”

陈秋荷也说,“是啊,也别太拼了,身体最重要。”

乔丽华知道,但是,她没办法停下来,因为她身后空无一人,她只有不断的朝着前面走,才能达到她想要的日子。

她苦笑了一声,“陈姨,我知道的。”

但是,知道归知道,现实归现实。

陈秋荷拍了拍她手,不知道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千言万语化为一句,“保重。”

这一别,不知道他们将来还能不能见到对方?

大家都不知道。

等陈秋荷和沈怀山离开后,知青点先是安静了一下,接着便热闹了起来。

“你说,我们有没有回北京的可能?”

曹志芳突然问道,她是六七年来的,如今已经整整十年了,从十八到二十八岁,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这一块黑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