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最富饶的东南都被氏族所控制,城池富饶人丁兴旺,北蛮人要进到东南的城池来几乎不可能,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北蛮百姓只能进十二州,且有不能安排太靠近宁州,以防变故,还不能全部集中在一两座城池里,怎么安排北蛮百姓曾经是内阁和谢珣头疼的问题。

桑南归降后的确也可以安排一部分百姓去桑南,可原本桑南富足,人口过多人均土地年年减少,也不太适合北蛮百姓过去,思来想去只有十二州最适合。

十二州地大物博,因为多年战乱,到处都是荒地,无人耕种,急需男丁,北宁需要一大批百姓填补十二州因战乱多年而造成的空白,只能把北蛮百姓安排到十二州,这群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百姓吃苦耐劳,内阁与谢珣都不担心十二州恢复繁荣,只是时间问题,可要解决的就是民风彪悍而造成的冲突与混乱,年前有一波非常大的动荡,其实都是当地原住民引发的,也是仇恨引发的,朝廷派人去调节过一波,在北蛮百姓迁进十二州时,内阁就派人到处去做百姓的思想工作。

京中有一名文官还因做思想工作被百姓砸伤了头,躺了三个月,差点没了一条命,朝廷后来出了许多针对十二州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赋税,扩大个人土地耕种面积,朝廷肯定没有真金白银去补贴,因此朝廷承诺从北蛮开采的矿产,十二州全民都有红利,开采十颗宝石,有一颗给十二州平分。

年前那一拨骚乱好不容易压下去,年后北蛮人渐渐抱团,以西州城为例,原着民多是土匪,男女都很彪悍,性子爽利,他们西州最好的土地,大概有八万人,凤妤把当年贫瘠的空城建设得非常不错。

西州原本能容纳八十万人的大城,因此安排了近二十万的北蛮百姓进驻,这就引发了原住民与北蛮百姓巨大的矛盾,原住民觉得北蛮人几乎人数碾压,整个城池的资源都过与倾斜,凤妤写信给南宫衡,让他做过百姓的思想,效果不太大,该发生的矛盾也会发生,因此谢珣把宁州系许多将军都派往西州,尽量调解,且避免北蛮百姓太过蛮横而发生过大的混乱。

即便是如此,谢珣也接到将军们急报,后来他又派了靖北王的兄弟们,也是曾经北蛮王族的男人前往十二州,北蛮将士们对王族还算是比较服从,因此情况稍微有些好转,其中也造成过几起流血事件。

纷乱不止,仍需一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

不同于西北的混乱,东南时局非常稳定,且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京中喜事不断也冲淡十二州的血腥。

三月开春,京中积雪早已融化,春暖花开,可宫中所有人全神戒备,太医院更是彻夜待命,长寿宫产房也准备好了,凤妤随时都有可能生产,谢珣连上朝都心神不宁,一颗心都扑在凤妤身上。

所有朝臣都在期待着凤妤这一胎,可以说家中夫人待产都没有这么上心,北宁氏族非常注重血统,如今谢氏就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谢珣有意把如意立为储君,他们却都希望皇后娘娘能为谢珣生下皇子,哪怕是林家人也是一样的心态,如意和凤妤腹中虽说都是子嗣血脉,他们却会更拥护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谢珣平时会为如意挡住那些风言风语,可人心所向并不是一人所左右的。

这一日谢珣在早朝,长寿宫的常嬷嬷派人来报,皇后娘娘腹痛,已进产房,谢珣连早朝也不上,匆匆赶回长寿宫。

他在当年京中雪灾中见过妇人生产,当时情况危急且可怖,他脸色煞白赶回长寿宫,却没有听到凤妤的哭喊。刚要进产房却被常嬷嬷拦住了,女子生产大多忌讳男人陪护,主要是污秽且不吉,冲撞男人,谢珣却不管不顾推开阻拦的内侍,进了产房。

凤妤正半躺着由秋香喂着糖水,御膳房特意把点心做成拇指大小,最适合生产时补充体力,一口一个,凤妤素面朝天,汗水打湿了头发,贴着脸颊不断,脸上血色全无,看起来极是疲倦,身上盖着一件厚厚的红色被子,有两名经验丰富的产婆在旁伺候着,看到谢珣进来,凤妤差点被呛着,“你进来做什么?”

“阿妤,疼不疼,感觉如何?”凤妤腰腹下被红被所盖,几乎看不到,谢珣握住她冰冷的手,仿佛想把自己的力量都传递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