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妤听谢珣这么一说也懂了,“你已是九五之尊,不可能身陷险境,就算你要上擂台,文武百官都不答应,宁愿不要北蛮归降。那就只有方大哥。”

谢珣抿唇,这是他二哥定下的赌约,理应是他出战,他要北蛮归降,也理应是他来主战,不该是方楚宁。

独孤靖和谢珏一战之约很快传遍京都,不到一日功夫,所有人都知道了,独孤靖原本是点名要谢珣与他一较高下,被谢珏否了。

独孤靖也知道谢珏不会冒险,那就无所谓,非常嚣张自负地放出狠话来,无所谓谁来挑战,只要赢了他,这赌约他都认了。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当年独孤靖和谢璋在台上惊险一战,历历在目,谢璋差点死于独孤靖的双拳下。且当年擂台赛是谁摔落擂台,谁就输,这一次却是生死局,除非一方死亡,或昏迷,不能站立,否则不算分出胜负来。

这样的条件,非常苛刻,人人都知道独孤靖多么勇猛。

早朝时,林和礼就问谢珣,是否要履行这一赌约。

百官沉默,消息已传开,若不履行,那北宁泱泱大国就成笑话,谢珣自然要履行赌约,这是减少伤亡,最好的办法。

不需要开战,换独孤靖心悦诚服。

谢珣说,“赌约要履行,等桑南的事谈好,我们就和独孤靖开打,我亲自和他打!”

“万万不可!”几名武将和年轻文官异口同声,集体下跪,“皇上是千金之躯,不能涉险,我朝武将人才济济,定能找出一人与独孤靖对抗,皇上请三思。”

所有人都知道,除了谢珣,这世上没有几人能和独孤靖较量,方楚宁不在殿上,谢珏倒是在,垂眸不语,赌约是他激独孤靖的,旁人都希望谢珏能够有后招。

可整个早朝,谢珏都一语不发,宁州系的将领都很有眼色,虽说谢珣已是皇帝,可宁州系将军以前和谢珣打成一片,宛若兄弟,却不敢在谢珏面前放肆,如今依然是,所以没人敢提起方楚宁。

几名文官却没有眼色,推荐方楚宁。

方楚宁是名满天下的名将,且武力奇高,文官们早就听闻他的骁勇善战,且当年和独孤靖在西岩山里追逐过,惊险地赢过独孤靖。

谢珣看了他那一语不发的二哥,不作声。

林和礼说,“方楚宁是一个好选择,皇上可以考虑。”

武将们其实个个都愿意为了北宁赌上性命,可他们也自知打不过独孤靖,一局定胜负,上了擂台必输无疑,这一战至关重要,他们不能轻易迎战,必死之局,至少要找一名和独孤靖能打成平手的将军。

“北宁人才济济,也不一定只有朕和方楚宁能够迎战独孤靖。明日大帅和韩子期进京,和谈也需要时日,不如广发招募,举办擂台赛,谁能夺魁,朕封他为一品军侯,迎战独孤靖,如何?”谢珣暗忖,反正他有退路,实在不行,就他上擂台,管文武百官答不答应!

文臣们都觉得这算是一个好主意,武力见真章,也不能逼着谁迎战独孤靖,愿意上擂台的,基本都是愿意去迎战独孤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