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学生一边吃饭一边探讨题目的声音落在了整个员工餐厅,有些曾参加过数学建模大赛的环陆员工不由得感慨,“这届学生真强,想当年我们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时候,熬了三天大夜,连饭都没好好吃,他们竟然还有时间出来吃。”

“但是他们的条件和我们也不一样了,我们当年的数学建模大赛跟放羊一样,自生自灭,想找个讨论的多媒体教室都要抢位置,他们还能被人集中起来做题,还有人赞助,这有人说理吗?”

让大家一同下来的罪魁祸首拿筷子戳中碗里加鸡腿的白米饭,有些闷闷不乐。

他真的还是更喜欢吃蛋糕一些。

午饭时间,袁林玉凑近了姚临身边问道。

“那道题,你是不是也觉得a有点难啊,姚临,我看你早上都没怎么写,一直在那里吃小蛋糕。”

姚临看着袁林玉骄傲的表象下隐藏的焦虑,微微歪了歪头。

“难?”

姚临的语气太淡了,淡到疑问的语气也没有突现出来,袁林玉迫切地想找人抒发他觉得难的心情,所以也没有听出来姚临的这个单字儿是在反问。

他撂下自己的组员跟姚临诉了一肚子苦水,然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餐厅,临走的时候还抱了一下姚临的肩膀,一脸“哥们我懂你”的表情。

作为两组参赛选手里面,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他们是数学建模题的大脑,他们没有想法,就没法计算机建模,也没法写论文,理应承担着最大的压力。

但是姚临的小组有点特别,承担最大压力的人,不是做题的姚临,也不是根据姚临的想法编程的陆晓峰,而是要露面、在评委面前汇报ppt的徐嘉意。

为了减少竞赛的水分,环陆杯全国数学竞赛,要求参赛学生在论文提交初审后进行网络汇报,向评委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加入总体评分,论文写得再好,如果汇报分比较低,也有可能会和一等奖擦肩而过。

陆晓峰就担心贾付坤会给姚临一个低分,影响整组的总分,所以在竞赛开始前,就建议姚临把组长的职位交给徐嘉意,让徐嘉意汇报。

至于他为什么不上?

“环陆”杯数学建模大赛,他要是组长并且带着整组组员拿到一等奖,一定会有风言风语,他一开始就决定避嫌了。

他们将组长交给徐嘉意,理由是很充分的,但是面临题目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为今年的数学建模题,是一道和物理有关的题目,计算某颗行星运行轨迹的。

徐嘉意他在做艺考生之前也是个文科生,文科生也要学数学,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补一补还能有救,但是物理方面就真的回天无力了,他少了五六年的基础。

“要不然我们换个题目吧,a题本来就是最难的。”陆晓峰看徐嘉意那么痛苦地看姚临给他画的重点,一边无奈地挠了挠头。

他倒是能给徐嘉意讲清这道题,可是等到了汇报的时候,徐嘉意对专家评委老师的提问肯定是一问三不知的。这真的能行吗?

“不行,晓峰,a题是有难度,但是a题做出来就是做出来了,就算贾付坤故意为难想要给我们评一个低分他也评不了,b和c两道他想要给我们一个低分就不明显了。”徐嘉意拿着一本高中物理的书头疼欲裂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