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最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周围到处都是竹子,大片大片的竹林环围着寺庙,是以寺庙名字就叫“清竹寺”。

这里最有特色的是,大部分建筑面积是由竹子建造而成。

暗十一给他们当导游,说道:“据说当初决定在这里建造寺庙的时候,从山上将材料送上来太远,又太危险,主持索性直接用上竹子。”

他的容貌虽然平凡,笑起来时却是特别和气喜庆,属于那种去到哪都能受老大爷、老太太喜欢的类型,老人家有啥话都爱和他唠嗑。

是以刚县城两天,暗十一就将县城的大致情况摸清了。

“清竹寺也因为竹子建筑出了名,不少读书人都会特地来看一看,附弄风雅。”

竹可是四君子之一,极受文人雅士追捧。

小虎摸着肩膀上的鹦鹉,奶声奶气地说:“统统,清竹寺的竹笋大餐可好吃啦,你期不期待呀?”

站在他肩膀上的鹦鹉“嘎”地叫了一声。

当然不期待啊,它比较想吃肉。

鹦鹉在心里抱怨,宿主真是黑心肝,明知它什么都能消化,还是任由小孩克扣它的肉,真是太过分了!

它的身体这么小,吃得这么少,宿主少吃两口就够它吃撑的。

可小气的宿主居然仍是舍不得那两口肉!

清竹寺的正殿是砖瓦结构,屋顶是瓦片的,这也容易理解,毕竟烟薰火缭的,佛前还点了长明灯,防火第一。

江河和住持一起讲佛经,暗卫在外面守着。

鹦鹉趁机飞到后山的竹林里,去找最嫩的春笋,它实在受不了寺里的香烛熏燎。

曾经当过圣僧的江河和住持真是越说越投机。

小虎则坐在旁边,神色肃穆,七岁的孩子很少有坐得定的,但这孩子分外沉静,他跪坐在蒲团上,听住持和父亲说佛经,努力地思考。

听完佛经后,小虎拉着父亲的袖子:“爹,我想给娘点一盏长明灯。”

江河目光柔和地看着他,“好,我们点一盏。”

点完长明灯后,父子俩去吃寺里有名的竹笋宴。

竹笋宴果然好吃,就是小虎觉得有一点奇怪,为何这个寺庙里有那么多孩子?一个个小光头,年纪这么小就出家,难道这是个分外年轻化的寺庙?

可也不至于两三岁的孩子就当和尚了吧。

江河打算在清竹寺里住上两天。

住持对此非常欢迎,他觉得这个年轻的施主很有慧根,与他讨论佛经时受益匪浅,有知已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