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嚷嚷道:“你们别想让我白送,想用就给钱,不然帮我干活!没人能白赚我江小侯爷的便宜!”

村民大喜,纷纷涌过来:“小侯爷,等我们的地犁完,我就来帮您干活!不管是种树、挖湖我们都擅长!您尽管吩咐!”

白管事同样大喜,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

他赶紧记下这些村民的名字,然后将庄子里的新式犁租给村民,他们小侯爷对山庄的改造是全方面的,院子都要建上好几个,人手越多越好。

春耕忙完后,果然村民们都来了。

小侯爷对此得意洋洋,多了这么多的人手,只要管一顿饭就成,真是赚了。

村民们比小侯爷还得意,本来以为给小侯爷干活是付租犁的费用,没想到还能管一顿饭,那白白的馒头贼拉好吃,还有那大骨头汤香死了。

不管是小侯爷,还是村民,都对此十分满意,达成了双赢。

傍晚,干完活回家的村民路过几块田地时,不禁停下来。

有人嘀咕道:“这不是小侯爷的实验田吗?那些贵族老爷哪里懂种田?看这秧苗稀疏得哟,粮食肯定少。”

“听说小侯爷还弄了个啥叫肥料的东西,还种得挺精细的。”

村民们觉得冲着小侯爷给他们提供大白馒头的傻劲儿,他们也得跟他说说,地不是这样种的。

正说着,便见一个人蹲在实验田边,看了很久。

“老朱头,这秧苗有啥好看的。”

老朱头是种田老把式,他站起身,若有所思地对那些村民道:“说不定小侯爷的地比你我的田地的产出还高。”

村民们闻言哈哈大笑,都不相信。

这是说笑话呢,他们可

是种了几十年的地了。

村民们摇摇头,觉得小侯爷可真是能折腾的,听说他最近在养蛆给鸡吃,还说要折腾鸡粪给鱼吃……

村民们对此虽然不以为然,但只要有活干、有饭吃,还是很高兴的。

小侯爷不仅他们给工钱,还包一顿白馒头啊,他们愿意为小侯爷干一辈子活!

这一年,小侯爷都在折腾。

黎郁云也跟着折腾,终于如愿以偿的瘦下来,连精神都变好了。

夏天最热的时候,伍氏和太夫人也过来住了一段时间避暑。

等天气稍凉快,两人又迫不及待回京城,她们在庄子里的见闻,让她们在参加各家的宴会时,又多了吹儿子和儿媳的材料。

杨清泉偶尔也会抽空过来散心,并从小侯爷那里拿算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