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努力地学习,一定要保护他那柔弱的爹!

江思印在互市买了一堆东西,吃的用的都有,还买了两匹一尘不染、贵得要死的白布,说要给他爹做僧袍。

桑雅看得直咋舌,尔后想到大师仿佛神仙般的容貌、风度,又觉得这布不贵了。

这布堪堪配得上大师!

随着互市越来越繁华,牧民能交易的东西越来越多。

不少人甚至嚷嚷着蒙古包太小,东西太多放不下。

边境互市的繁荣带来的是人口的增涨,边境大城市的形成,导致通往边境道路的修路需求开始增长。

大庆京城的主干道已经修了水泥路,马车走中间,行人走两边成为约定成俗的习惯。

节日时,甚至因为人太多,官府不得不出动人手指挥交通,渐渐形成一个叫“道路指挥使”的职位。

水泥道也向各国辐射,皇帝甚至做了个决定,直接号召商人开会。

让商人去认领路,那路以修建的商人命名,同时允许设岗收取过路费,以分红的形式给商人,预计十年内偿清。

商人多了,也形成了颇有威信的商会。

边疆到处都是宝,牛羊马在中原都有需求,更别说奶粉、羊毛之类的东西了。

但那路实在太过颠簸,商会算过,如果换成水泥路,能将在路上的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时间就是金钱,这可都是钱啊!

在商会的操作下,中原皇帝批准修路要求。

只要不用皇帝出钱的时候,他都会格外的大方。

再说了,商会出钱修路,十年后的过路费都是朝廷的,皇帝巴不得这样的商家越多越好。

张主管到互市转了一圈,然后拉回大量的马。

虽然这些不是战马,但也是一流的好马,他再次感叹皇帝的心思之深沉,怪不得人家是皇帝呢。

作为玄济大师和皇帝之间的联系人,张主管是个聪明的,他隐隐猜到两人的计划。

从羊毛到莜麦,甚至到奶粉,皇帝这是要用商人之法来解除草原的威胁。

作为一个见证历史、并加入其中的商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消弭战争的方法,他何其有幸!

王大行也买了很多好马,贵是贵了点,但回到中原后,就是双倍甚至三四倍的利润。

没办法,中原现在四处都是好走的水泥路,连专门运送客人的马车都出现了,到处都需要马,马的价格甚至节节攀高。

王大行旁支原本有一个穷亲戚,就是靠一辆马车,天天拉人客到大城市,一天要走四五趟,家里终于吃喝不愁,现在族人都指望他多买些马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