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老谢是赛亚人版本的老谢,最好不要招惹。

季晏他们都默默躲到一边写歌去了。

为了准备这张新专,dw娱乐为他们联系上了国内外的优秀制作人,就目前来说,“翼”的创作状态整体是闭塞的,虽说创作这件事的确需要沉下心来,但同样需要去外面看一看。

在写歌的时候,“蓝色”也会给他们指导两句。

“蓝色”巡演的频率基本是一周一场或是两周一场,有时候是演唱会结束后的晚上,有时候是几人闲逛的中途,段意然话最多,杜渐是偏技术流的类型,他会像给出写作指导一样给“翼”几人建议,宁蔚话不多,但每每都能戳中要害。

这是来自最顶尖的优秀歌手的指导,“翼”几人都很珍惜。

宁蔚他们当然不会手把手去教,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不仅是创作本身,还有在舞台上的经验,只是提上几句,就足够几人获益的了。

“季老师,笔借我。”

季晏把笔扔了过去,只见方屿这会儿眉头紧皱着,一副正在沉思中的模样,他没再打扰对方,沉下心来去思考自己对于新歌的期待。

季晏之前也写过一两首歌。

《在23岁》发行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可能一首歌都不写,拍《少年情诗》实在无聊的时候,季晏也会弹几个节奏,再想上几个词。但在正式确定要写歌之后,他原本写的那些自然就不太够用了。

好在时间充足,季晏决定顺其自然。

灵感总是在突然之间出现的,创作的时候,季晏不会完全依赖灵感的突然爆发,但他也不会放弃等待那一刻的到来——不仅是他,“翼”的成员们都是如此。

技术可以让他们写下好东西,但某一瞬灵感的突然爆发却会让他们创作出经典。

……

这种状态持续了差不多一周后,季晏几人的创作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最开始其实是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投入的状态,真正投入之后,他们一边写东西,一边去思考《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中的不足,彻底进入了忙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