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不足的后果是——这一整天,公司官博下全是粉丝要求加印的留言。

就连“翼”几人的微博评论区也未能逃过,季晏他们甚至都不敢用大号刷八卦了,因为微博会显示账号的上线时间门,被粉丝抓到的话,粉丝肯定会监督他们。

在粉丝们的助力下,《在23岁》这张专辑上线还未满一周,销量便直追齐照的新专,不过粉丝们的购买热情主要集中在专辑发行首日,后面的几天里,专辑的销量也有所下滑。

但专辑的质量却依然很受认可,用乐评人“盲客”的话说——“第二张专辑展现了‘翼’在音乐上的创造性,《与你相恋》是青涩的青春之恋,《未来》是男孩子之间门的友情,正是因为他们一路扶持着坚持到现在,他们对这首歌的理解才比任何人更深。”“这一专同样是‘翼’创作力的爆发,最让我惊喜的是谢鸣轩和方屿,在这张专辑里,他们创作的歌曲水平超越了《迷雾》,《未来》这首歌让我看到了方屿的潜力,也让我看到,只要歌手用真情实感去创作,即便他们没有太多创新,却依然能够打动人。”

季晏的《跃》和陆苇的《飞翔的鱼》同样被“盲客”一一点评,或许是《在23岁》这张专辑里有太多需要写的东西,“盲客”特意把点评制作成专栏,分好几天才发完。

……

对季晏几人来说,《在23岁》的成功发售卸掉了他们心头的重担,《在23岁》没有遇上季软中途搅局,歌发得很顺利,歌迷们的评价也比他们预期中要更好。

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最令他们满足的事了。

接下来,季晏可以专注于《少年情诗》的拍摄了。

距进组还有几天,《在23岁》这张专辑的一部分宣传还需要季晏参与,加上剧本需要反复去看,季晏倒没有完全放松下来的感觉。

因为他接下来要拍摄的不是某一个出场几分钟的角色,台词也不仅是八句,他要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拍完。

这和拍《我,无名》恐怕是一段截然不同的经历。

季晏其实压力挺大的。

这一天,他手机里没收到叶莺发来的工作短信,推开房间门门,其他人似乎都没醒,就连平时起床最早的谢鸣轩也不在。

一般来说,如果“翼”有工作的话,经纪人叶莺会发消息通知成员们,就算有谁偶尔睡过头,其他人也会帮忙把对方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