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宗亲家的小娘子 荔箫 1006 字 2个月前

卫氏不禁锁眉:“这也太心急了。”陆恒点头,她想了想,又说,“那……你既然没见,也就别和陛下说了。毕竟是还年轻,做这样的事倒也不稀奇。”

卫氏觉得,别说谢迟一个一门心思想往上爬的宗亲了,就是陆恒这个生来显赫、三岁便被立为忠王世子的,在十七岁时也做过心浮气躁的事。那时他们还没成婚,大齐和西北边的罗乌有些小摩擦,陆恒就想带兵打仗去,让老忠王好生教训了一顿。

陆恒最初还不服呢,他觉得家里这样安享爵位不对。老忠王足足关了他一个月,让他自己想,为什么家里不肯沾实权。

老忠王说:“若朝廷无将可用,那你领兵报国自然应该。可当下朝廷将才不少,罗乌又不值一提,你这样冒出来是利是弊,你自己想清楚!”

在老忠王看来,如若朝中无人,陆恒要去保家卫国,即便回来后会因功高震主丢了性命,那也该去;但没到那份儿上,还非要争个战功,就是鲁莽。

谢迟现下的境遇和他当年不一样,可这年少轻狂热血上头的情形是一样的。可以理解,但就是会惹事。

但陆恒却不赞同替陆恒瞒着陛下,他喟叹道:“就为他年轻,做这事也不稀奇,才得告诉陛下。”

陛下不喜欢急功近利之人,他很清楚。当下,这件事从他嘴里说出来,他还可以为谢迟辩两句,说他是还年轻,想得少。陛下但凡听进去了,谢迟就没事。

可若他没说,有朝一日再出了类似的事,让陛下自己觉得谢迟急功近利,那可就不好办了,没人能替他辩,再冤也得自己担着。

于是,这件事在翌日一早,就传到了皇帝耳朵里。

陆恒是以随口说笑的口吻说的,但皇帝听完果然皱眉。虽则他此前犹豫是否让谢迟作为随驾宗亲同往也是担心他会心浮气躁,可他自己想开口走门路,是另一回事。

“朕器重他,他倒会往上冒!”皇帝这样说。陆恒心下哑笑,揖道:“陛下,您是器重广恩伯,可臣觉得,您未免待他太严苛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