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凤凰台 怀愫 988 字 2个月前

秦昭从怀中取出一方印石来,有鹅蛋那么大,是块和田玉,秦昭在凉州当地找了玉雕匠,把保儿的小脚丫子给刻了上去,就是照着卫善寄过去的信刻的。

这块玉他时刻都带在身边,想到家人便拿出来摩挲一回,摸得玉色泛光,放到卫善手上,恰是保儿

刚出生时脚丫子的大小,卫善没想到他会着人雕一枚玉石收藏,挽住他的胳膊,笑道:“日后拿这枚玉跟保儿的脚比一比,看他长大了多少。”

秦昭便是这么想的,把这玉交给了卫善:“有你在此,我便不用再望玉思亲了。”

婢女收拾了桌子,秦昭在灯下看奏报,卫善把做了一半的针线取出来,她用簪子挑亮灯火,一针一针扎在袄上,秦昭略一抬头,看见她手里拿着的是一件女袄。

再有大半个月便是寒衣节,她这会儿做的,是预备烧给姑姑的寒衣,秦昭看她仔仔细细在袖口上绣上花,又在襟中袖口滚边,知道她心里想念卫敬容,对她道:“再过些日子,我带你去大觉寺放灯。”

庆州城里死了这么多人,不到节庆人人都为了生计奔波,到寒衣节家家送寒衣祭祖先时候,是必要放水灯祈福的,卫善藏起线头,拿剪子剪去余线,一面点头,一面把袄子抖开来,看看还有何处不妥当的。

卫善不仅给卫敬容做了寒衣,还按旧例将挑出几件厚袄来,预备着节日那天赏赐给秦昭身边得力的将领们:“虽不是锦袍,也能御寒,是我的一点心意。”

夜里二人同榻而眠,秦昭将她整个搂在怀里,心知她已经知道袁含之与魏家义绝的消息,抚着她的背道:“含之岂是无情人,召告天下是为了她好。”

魏人秀人在半途时,接到了父亲谋反的消息,魏宽派去的兵丁接应她回京城,袁含之既要举旗便只得休妻,两人还未成大礼,魏人秀在京中还能再嫁人。

秦昭说完,隔得许久卫善才应了一声,叹二人有缘无分,秦昭将她搂得更紧,卫善用手缠住他的胳膊,良久方才阖上眼沉入梦乡。

第362章 破镜

卫善还是看到了袁含之写的那篇《休妻书》, 小唐自知办差了事, 摸着鼻子抄下来送给卫善看, 青霜立在卫善身后,冲小唐直瞪眼。

袁含之说是休妻, 倒更像是宣战檄文,前半篇字字句句都在攻击魏宽,极尽刻薄挖苦之能事,后半篇又先忆父再自省,挥剑斩情丝,用辞用典偏生文雅极至, 既有怒又有情, 一时广为流传。

卫善却从这里头看出些旁的来, 原来阿秀以未嫁之身, 替袁相穿孝, 又与袁含之的母亲谢氏同室而居,两人三书六礼, 本只余下最后一礼未成,只待孝期过了,便拜堂洞房。

袁含之称她为妻是真心实意的。

小唐见卫善久不言语, 摸着鼻子道:“这会儿魏家姑娘在寺中清修。”

求娶魏人秀的大有人在, 大业朝廷没有垮, 就连当官的人数也没少多少, 魏宽“正正经经”从永平帝的手里接过了帝位, 魏人秀便是公主, 她不肯受封,却拦不住别人求娶。

卫善听说倒不惊讶,袁含之这一封既是战书,又是情信,字字未见缠绵,却又字字都有缠绵意,直言魏人秀替父亲穿孝,又说她与自己母亲同室,便是以敌的立场来替她证明,她是个清白姑娘,是个能侍奉翁姑的姑娘。

魏人秀一进京中便是公主,怎么会少人求娶,可袁含之还是将俗世评断女子最要紧的两样替她补全了。其中用心别人不明白,魏人秀如何不明白。

这封休妻书传得沸沸扬扬,魏人秀与袁含之两地相隔,两人早已经断了音讯,她心里不止一次后悔被骗回家来,心中也早已经料定了袁家要与魏家义绝,可身边却无人能回龙门山替她传信,就算送信回去,袁含之也没有法子带她走。

她一身武艺,本可自行远走,可走了又能如何,她依旧还是魏家女儿,袁含之秉承父志,绝不肯背叛大业,就算她回到袁家,难道就能看着夫家与娘家兵戎相见不成。

第二日竟换了妇人打扮,对魏夫人道:“他写这个是给我报信,心里认我是妻,我就是他的妻子,绝不二嫁,娘还是歇了旁的心思罢。”

魏夫人待这个女儿比待两个儿子心软得多,自小没有一样不依,女儿又乖巧懂事,长到这么大,从没对她说过一个“不”字,偏生是在这样的事上反抗了她。

“此一时彼一时,我可从不喜欢那个袁家小儿,光会动笔杆子有甚用处,你在他家还得洗手做饭,如今娶你哪一个不把你供起来。”魏夫人自有看过那封休妻书了,若是袁含之此刻在她眼前,魏夫人能抡起大刀把他生劈了,自家好好的女儿,在家时脚没沾过厨房,嫁了人还得自己烧柴做饭,怎么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