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页

凤凰台 怀愫 962 字 2个月前

魏宽已经手如蒲扇,正元帝的手还更宽大些,两人当年论年岁论出身,都相差不远,一为主一为臣,也算相得二十年,若非贺明达的事,魏宽本无半点心事瞒他,此时旧情与愧疚一齐涌上心头,从襟中抽取明黄丝绢来。

这是正元帝给他的密旨,让他在自己死后打开,上头写的东西,便是他提前打开看了,也不要紧,是叮嘱魏宽守护太孙登基,太孙大婚之前暂代政事,大婚之后还政与君。

魏宽手握丝绢,行到殿门前,对着跪了满阶的兵丁举起圣旨,等文武诸臣听见钟声赶来飞霜殿前时,魏宽已经对着兵丁宣读旨意。

满城文臣尽皆哗然,这便是让魏宽摄政,韩知节头一个跳了起来:“旨意当真为陛下所发?陛下重病,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又如何提笔写下密旨?”

跟着这些人便大声质疑,成国公打仗确无败绩,可从无治世之才,如何能由他摄政统领朝纲?魏宽既不能拔刀威吓,便只能听凭他们质疑,直到卫善扶着卫敬容从后殿出来,阶前立时一静。

卫善虽扶着卫敬容的胳膊,实则却是卫敬容借力给她,她自卫敬容刚到长清宫时,身上便见了红,被姑姑压着躺在床上保胎,每日喝保胎的汤药,让她少忧少思,静养为佳。

卫善又如何能静养,她半边身子都靠在姑姑的身上,却朗声言道:“列位臣工之中,不乏书画名家,旨意是真是假,摊开一鉴便知。”

所有臣子之中,只有师朗书画双绝,胡成玉若活着更胜一筹,可他死了,就只有师朗造诣非凡,而他正因殿前冲撞正元帝被关在诏狱之中。

师朗帮了卫善这么大的一个忙,气得正元帝吐血虽是始料未及的,可卫善依旧有心救他,不光为了还他人情,而是此时朝中该有一位清正之人引领文臣,免生乱象。

卫善此言一出,头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曾文涉:“师朗大罪不可恕,岂能让他鉴别圣旨。”

除他之外,文臣竟无人说话,其一是师朗鉴别古画古籍很有名头,坊间还多有仿造他私章的,若是印上了师朗的私章,这文本画卷便是经他鉴别过的,价钱自然水涨船高。

其二便是如今朝中能与魏宽相抗衡的本就没有,原来没有摄政的旨意,卫敬尧还勉强能与他相恃,有了圣旨,再加上魏宽家中那位年方两岁太孙妃,将来前殿后宫俱被魏家掌握,文臣之中再没个有份量有人望又有清名的人站出来,从此便是魏宽一人大权独揽了。

卫善这一句,正点中了他们心中所忧。

曾文涉话已出口,却无人应和,四周一望,朝臣面上若有所思,再抬头看卫善时,就见她面若芙蓉,却目光清泠,冷冷瞥了他一眼。

卫敬容眼看无人反对,魏宽也未借机下杀手,点一点头:“圣旨真假既众说纷纭,就命他鉴别真伪,别让陛下身后不宁。”

这话一出,阶下群臣连称不敢,卫敬容眼看无人反对,又点了礼部尚书:“着礼部办陛下丧义,定谥号,着工部督山陵事。”正元帝的陵墓还未修完,人便已经去了。

说了这两句,卫敬容便转身回殿中去,后殿里宫妃皇子皇女个个都换上了素服,正在哀哭,太子妃抱着承吉,承吉竟木呆呆不知落泪,太子妃亲耳听见了旨意,心中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不住回想起秦昱的话,还当真让他说着了,从此承吉就是傀儡,譬如提线木偶,一半的线在魏宽手里,一半的线在卫家手里。

想到此处泪落不止,紧紧搂着承吉,伸出指尖掐了他一下,承吉一下子哭起来,她一面松一口气,一面想着办法,这可如何是好。

卫善才进殿门便脚下一软,被沉香落琼牢牢扶住,太初本也跟着在哭,一见母亲赶紧奔上前来,抚着她叫了一声娘。

今夜东城门不关,让城中官员能到长清宫来哭丧,卫善早早吩咐了小福子去晋王府接太初来,路上让青霜替她换过丧服,半年不见女儿,太初仿佛大了几岁,小手紧紧扶住她:“我扶娘回去休息。”

卫敬容满面担忧,让结香跟着去照顾,自己怀里还搂着如意,如意哭得眼睛红肿,不时喊着父皇,卫敬容把她搂在怀中,不时拍着她的背,哄她道:“你父皇走时,是很安然的。”

如意抬起脸来,玉白脸蛋上满是泪痕,听见正元帝走得安然,还是收不住哭声,脑子里一桩桩都是小时父皇如何哄她的事,趴在卫敬容膝上又哭起来。

秦昱也一样在哭,心中如释重负,这个秘密从此无人再能揭破,他心中大定差点儿笑出声来,只得用袖子捂住脸哭,偷眼去看卫敬容,皇后一进内殿,正元帝便死了,此事竟无人觉得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