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

凤凰台 怀愫 968 字 2个月前

秦昭满面不忍,提着笔半天没落下一个字儿,可到底没当面反驳卫善,等那乳母退下去了,才心疼女儿:“她才多大,哄着她吃就行了。”

卫善瞧了他一眼,对沉香道:“赏她一枝金簪。”这才是当真精心照顾着太初,背地里哄着,全随着主子高兴,可不折腾了孩子。

沉香咬着嘴唇忍笑,应了一声是,从匣子里取了一枝素面圆头金簪赏了下去,乳母原来也不会当真就饿郡主一顿,她也没这个胆儿,一见沉香来,想替自己辩白两句。

沉香笑眯眯的把金簪赏给她:“这是王妃特意奖赏的,往后可得更精心照看郡主才是。”

乳母连声谢恩,这下知道王妃心如明镜,赏罚分明,不是那等光知道宠爱孩子的母亲,原来看她年轻,这个又是头生女,生怕有个不好,惹她生气,这回可算安了心。

秦昭写完了贺年表,往偏殿去看女儿,看太初睡在悠车里,身上盖着刻丝小被子,梦里还在笑,伸手捏了捏她的小手。

第二日他再吃粥的时候,太初躺在他怀里不住伸脚,卫善捧了碗看着,就见秦昭满面不忍,太初咿呀得着急了,他就低头看一看。

卫善从来没见过秦昭这个模样儿,又想笑又得忍着,一屋子的丫头都退了出去,沉香落琼两个互相看看,差点儿就笑出声来。

太初咿呀发急,没一会儿又累了,腿也不蹬了,秦昭这才低头,跟她道:“你娘不让。”

太初也不知是不是听明白了,竟应和了他一声,卫善既是好气又觉着好笑,作势叉起腰来:“她才多大,你就这么惯着,往后不懂道理可怎么好?”

秦昭抱了女儿:“原来我也这么惯着你的。”

第258章 头香

年关还有十来日, 晋王府门前车马不绝, 里头一半都是来王府求字的,春联是不必肖想了,便想求一个“福”字回去,贴在门上辟邪招福, 压一压祟。

秦昭的一笔字,学的是卫敬禹的字体,业州卫王庙中立了石碑, 拓印着卫敬禹生前诗作文章, 还有些公文批复, 还有人专门去拓印下来,印成字帖流传,就叫作卫王帖。

秦昭的字比卫敬禹的字还差着些圆缓气,也是胸中志向不同的缘故,却也深得其境,这些人来求字是很求得着的, 可他们也不是真的来求字的。

上门来求字的,几乎全是来拍马屁的, 求了字去, 能贴在家中供在堂上, 显得有面子。谁也不曾想秦昭竟极擅书法。

还是曹大人先来求了,秦昭还真给写了一张,宫中便有赐福的旧例,袁礼贤的门前也多是求字的, 只是袁礼贤的字和他的人一样瘦削,瞧着便干巴巴不圆润。

曹大人把这字捧回家去,他虽当着司兵,也算半个文官,来往中也很几位懂得书法的,秦昭本就写得极好,再经这些人的嘴一吹,就成了千金难求的字,门上一时涌来许多人,都是来求字的,就连永寿寺的方丈也来乞字,说要把这字刻在碑上。

秦昭只觉好笑,却依旧写了篆字给他,没两日这位方丈便送信来,说正在刻碑,到正月初一日立下这个福字碑,还请秦昭过去揭开碑上盖的红绸。

永寿寺的方丈在书画一道上很有些名头,永寿寺的藏经宝阁中便收了许多名家手笔,连他都特意来求字,可见晋王的字确实写得好,求不着福字的,听见正月初一要立碑,都想去瞧瞧热闹,还有民人传说只要摸一摸那福字,便可多福多寿。

卫善手里握着剪子剪梅花的枝条,挑了一支花苞半开的剪下来插进瓶里,沉香捧了梅瓶,落琼替她撑伞,雪沫纷纷扬扬落在她身上的红狐皮斗蓬上,卫善剪下两株来,一株摆在房中,一株送去书房,捧了手炉子暖手问道:“王爷怎么还不来。”

沉香道:“王爷在书房写字,外头到处都在求,正月初一那一天,都想去摸一摸石碑上的福字,好添添福气呢。”

卫善一听,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又不是老寿星。”连求个字都有这许多花样,这位方丈可真是替永寿寺的香火操碎了心。

沉香“哎呀”一声:“公主可真是,都年里了,还说这些话。”

卫善一向觉得这个方丈很有些小聪明,一年四季永寿寺中总有能拿出来说道的东西,四时花卉引得达官贵人去赏,寺里又有福前果结缘豆,三五文钱一只,恨不得月月都出新花样,他倒不该当和尚,要是做生意,怎么也是常家聂家这样的巨富了。

卫善披着斗蓬一路往书房去,府中廊下处处开着朱砂红梅,才一进屋门便闻见水仙香气,就见秦昭正悬腕而书,案前裁了一叠纸,也不知道要赐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