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页

凤凰台 怀愫 974 字 1个月前

肉倒是易得,鱼虾便难了,螃蟹更不必说,卫善倒是想送个几篓去的,想一想这几篓螃蟹作价太高,送了去倒人被人说,便买了螃蟹来,让南菜师傅熬虾酱蟹酱,把满壳的蟹肉都剔出来,装在瓮中,存在冰窖里。

秦昭喜欢听她安排这些,知道她这会儿还有许多忌口的,素日里最爱吃的蟹汤便不能吃,自己吃菜的时候,就见她捧了银盏吃燕,小银勺子缠着燕丝,眼巴巴的看着他吃蟹肉。

看她这个馋模样,秦昭挟了颗虾送到她嘴边,卫善笑眯眯嚼吃了,咽了才道:“你说明岁,陛下会不会让咱们回去岁贡?”

秦昭笑一笑,手指捏了筷子头,挑去虾仁上的桂花花瓣,又送一个到卫善嘴里:“奏折越是好,就越是要回去。”

来回两个月,再住上半年,来晋地这一年的功夫便折去了一半,再叫底下这些官员知道正元帝有掣制秦昭的心思,那这些才刚生了投诚之心的官员,只怕又会起些别的心思了。

卫善整个人都挨在他怀里,晋地的局面才刚打开,正是欣欣向荣的时候,再经营上两三年,把那些文官武将都收服住了,要紧处都换上自己人,再去京城岁贡便也不怕,若是明岁立时要去,还真有紧。

“就算拖,怕也拖不到太初周岁的。”卫善蹙了眉头,两人少有的安闲时刻且得未雨绸缪,卫善恨不得能一杆子把事支到五年十年之后。

秦昭早已经想到,姚谦的书信一如既往的送到他帐前,正元帝只要想,总有法子折腾人,他抚一抚卫善的背,她这些日子吃得素,人很快又瘦了下来,原来身上软绵绵一团脂膏似的,这会儿又薄了一层,伸手摸到琵琶骨,又给她挟了个虾子。

只要正元帝有了这个意思,就让该闹腾的地方出来闹腾一下,不论损伤如何,只要不离开晋地便好,他搂了卫善的肩:“要办的事还有这许多,你放心罢。”

秦昭预备呆到孩子满月,书信一封封的从永宁送来,秦昭自觉包御史在永宁呆得够久了,该看的也都看见了,便让吴三便派了马车,把包御史送到晋州城来。

不料跟车的还有一个袁含之,袁含之是很有些书生意气的,若无意气,当年就老实科举,也不会跟着秦昭去清江,更不会逃婚逃出千里地来。

他对秦昭推崇至极,他的推崇又比那村夫小贩不同,张口便是引经据典,眼界一开,也不句句都在书上,从始皇帝一统六国起开始说,说到嘴皮都泛干了,拍了车板道:“晋王是经天纬地之才,晋地有晋王镇守,百姓方可安居乐业。”

包御史早早收到消息,却还是在永宁多呆了几天,这才起意要去晋州城,他自认正元帝派了他来是让他来看看永宁县的战事可有虚报,军户屯田是否似秦昭奏折中写的那样有用。

既然战伐杀获都是真的,回去禀报给正元帝便是,不意又叫他知道了分拨到晋地的工事款项未被贪没,这事非同小可,连年户部对帐,对完了帐都要在朝堂上审数。

监察御史站位靠前,除了尚书侍郎郎中,接下来就是他们,包御史年年都听,今年听得尤其认真,户部与工部对帐那几天,正是由他监察的。

修长城从来都是大事,用的钱多,涉及的地域也广,崔尚书特意提过两句,明岁的财政能够不那么吃紧,便是因着修长城的款项都分发完了。

京官勒紧了裤腰带,户部吃茶还是粗茶梗子,这会儿来晋地一看,长城没修起来,不是修完之后又遇雪崩塌,而是从头至尾根本没修过,上一回修长城,还是大夏时候的事。

包御史气得脸色青白,他本就生得一双牛眼,一气之下牛眼瞪得更大,不愿再与刘刺史的派的人同车,这才找到了吴三,要去晋州城。

离开了刘刺史的人,耳朵里便能听见不少骂油耗子的话,修长城的事包御史眼见为实,在旅店这些日子里,问店小二讨了笔墨纸砚,先把夸奖晋王建军户的事写上,跟着又落笔写刘刺史欺瞒款项,把这二年间修长城的钱都报了虚帐。

工费徭役都是假的,从上到下做了假帐,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一查还不知要牵扯出多少人来,包御史既有纠察之责,便想把证据都拿到手中,呈给正元帝,治刘刺史的罪责。

可晋王自己也有纠察不及时的过失,包御史跟着袁含之进了晋王府拜会,之后并不落脚在王府,而是去了官驿,刘刺史还怕他一入王府便不出来,看他出来了,大喜过望,连日送食盒到官驿中去,眼看天寒又送去冬衣。

包御史看见冬衣便想起袁含之说的那些,边军的冬衣到这地儿还在赶制,刘刺史不仅是个油耗子,要从他的嘴里抠出一点钱来那却是极难的,光是流程就卡上两三个月,这钱支不出来,难道边军就不穿冬衣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