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页

凤凰台 怀愫 990 字 2个月前

王忠躬身道:“晋王公主面有不舍之意。”

正元帝点一点头,给甘露殿赐了一道汤:“你亲自去送,宽慰宽慰皇后,她心软,善儿走了,心里必不好受的。”

王忠应得一声,可没等他出去,正元帝又问:“齐王……如何?”

王忠低下头:“齐王送兄长离京,自然哀伤。”

连秦昭都没落泪,秦昱却哭得那样,正元帝一听挑挑眉头,一语未发,王忠等了片刻,这才退下,才出门边,林一贯便凑了上来:“宫外头给大监添了许多东西。”

王忠在宫外也有宅院,一个三进的小院子,混不起眼,他也并不常去,反是手下的小徒弟能跑上几回,知道是秦昭卫善送的四季衣裳虫草人参,冲着林一贯点点头,直起腰来,往甘露殿去了。

第221章 飞奴

往晋地去的这一条水路, 与卫善当年回业州去并无两样,只是晋地运河未通,到了清河便得再转车马, 船队比当年卫善出行的时候行得要快,不再各处久留,免得沿途府县还得设宴款待。

船离得京城越远,卫善便越是挂心, 她心里舍不得姑姑,可又知道此去晋地就算艰难,可只要在这一二年间立稳了脚,便是对姑姑最大的助力。

晋地再往北就是业州, 若是能把晋地八十五个县,十二州都牢牢掌握在手中, 两地连成一线, 便能互为助益。

舱房里设了书桌,秦昭铺开域图,这些日子也早已经看得熟了,便不看也能在心里把整个晋地给画出来, 太行之西,黄河之东,他一面看一面跟卫善谈笑:“善儿还没见过黄河罢,等到七月带你去东望闻黄河水,北望太行山。”

秦昭还是十来年前看过一回,跟着卫敬尧行军, 途经壶口,见过那浊波东倾,轰雷沃日的景象,骑马立在岸边,水势之浩大,震耳欲聋。从此便不能忘却,既到晋地,必得登山一望,带着她去看一看。

卫善翘着鞋尖儿歪在榻上,船上别无它事可做,她便把答应了秦昭要做的袜子做了起来,从冬天磨到夏天,再给他做一身单衣,听见了便动一动脚尖,鞋上缀得珠子晃动两下:“我听说晋州城,永乐宫的符也是极灵验的,也要去求一道灵符给大哥寄去,保得平安。”

卫平去的那么急,便是郢城两边又有乱兵交战,两对已成对恃之势,小打小闹是有的,大军进攻一时还不能够,不过是厉震南有样学样,不时引兵出击,来破坏军田耕种而已。

秦昭知道她这样担心是为的什么:“怕甚,若是春耕被毁,那等到秋收就去放火,南边不建粮窖,只搭粮仓,真的放起火来,一年的收成便毁了。”

去岁无粮也是秦昭指派了兵丁去抢的,两边不过隔了一条郢河,却一边分归大业,一边分归大夏,隔岸相望,却势如水火。

卫善知道一旦两边打起仗来,这些手段都还是轻的,战场上空有善心无用,古今之良将,也都是这么一兵一卒打过来了,真要发善心还不如去开善堂。

心里知道,到底蹙了眉心,可就算卫平手下留情,厉震南难道就能手下容情,她挨在枕上叹一口气,接着又扎起针来,预备给卫平做一付绑腿。

秦昭听见她叹,这才抬起头来,知道她叹的是什么,可人在世一日,一日便争斗不休,到哪儿都是一样,乞儿争食才能饱肚,将士兵丁,宰相尚收书都是一样的。

他身前铺开的白纸已经密密麻麻写了一片,初到晋地不能立时争权,且得先办几件大事,头一件是召告晋地官员乡绅,晋王就藩,这一桩事便落在祭三皇五帝上。

跟着再把王府卫兵那五千人马操练起来,晋地山多,既然山多,便让吴三去开几个采石场,以采石为名,先收罗些强壮民夫。

这个法子还是当年去业州,在龙王山上与林先生拿的主意,也不知道小叔叔能不能说动林先生,带着卫家余下的那几位竹哨军,从业州赶到晋地来。

卫善秦昭坐的大船在后,管事和长史早在正月里便动身去了晋地,晋地王府也要修葺,当年战乱,各地的王府被各路人马洗劫一空,等到大业立国了,也没闲钱来修王府,正元帝给的那笔安家银子,到底还是从户部的帐上支了出来。

崔尚书的条子批得特别快,本来便是晋王退回,以丰国库的,可既然都要往晋地去了,这些钱还得拨发回去修晋王府。

地方官府也要拿出一笔钱来,至于这钱是税收,还是向商户征缴,那便不归秦昭管,肖管事二月里的信报就已经说各处都修葺得差不多了,比不上京中的王府精心,却也引水流园,园中遍植四时花木。

还照着卫善的喜好,移来一株百年紫藤,在紫藤架下搭起秋千,等到四月二人船到晋地时,还能赶上紫藤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