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页

凤凰台 怀愫 980 字 2个月前

皇后降慈恩,细节如何定还得再想得周全些。

卫善脑子里转不完的主意,想把事办好办全,秦昭看着她便笑,人往风口处一站,抻开斗蓬,替她挡住大半的寒风,两人还待说话,就听见个熟悉的声音叫秦昭的字:“逸之。”

卫善侧脸一瞧,是袁含之,他正皱了眉头看过来,眼睛在卫善和秦昭两个人身上来回划拉,气冲冲的走近了,这才满面惊讶的看着卫善。

卫善眨眨眼儿,冲他点点头:“袁翰林。”

袁含之一噎,他远远看见秦昭不知跟哪位女子形状举止亲昵,眯着眼儿看不见容貌,急冲冲赶过来要管一管这斯文扫地的事,一见是卫善,一口气都屏住了,立时把头扭了过去,对秦昭道:“不知王妃在此处。”吱吱唔唔圆不回来,刚刚那怒气冲冲的模样,人人都看见了。

秦昭眉心一动,低头看看卫善,见她满面不解,却转头就忘,依旧惦记起抚孤院和济民所的事,急着回去,着王府的肖管事把建粥棚要用的东西先办起来。

秦昭让小福子送她,小顺子便两边跑,颂恩把皇后的口谕传给京兆尹,京兆尹面上带笑,暗暗叫苦,这可怎么好,原来的事都已经有了章程,便是今岁雪灾重些,到底也有旧例,事儿都是办熟了的。

每年这会儿富户总要纳粮捐银,少是少些,到底也算是底下人过年之前发的一笔小财,如今被皇后想出这一折来,还让永安公主起头,这一起头,多少王公贵族得插进几只脚去,这笔小财不但发不了,还得劳心劳力。

这些却不在卫善操心的范围之内,卫敬容那儿很快就拨了银子送来,肖管事先用这些下去办搭粥棚的木条,烧土灶的大锅,每个坊市都是左进右出,两边开设粥棚倒不干涉,先把光化门广义门前两个开出来。

卫善在书房铺开纸,沉香往暖砚底下注上一碗热水,上头的墨砚磨开,墨汁不凝,屋里点了松针香,卫善一笔字,早已经练得极像卫王书法,只又多一份圆融,落笔三个字“功德录”。

肖管事在书房外头回话,他人生得白面黑须,满眼精明神气,一躬身问道:“王妃是想尽快办下,还是能缓上一日。”

自然要快,卫善问道:“尽快是怎么个办法?缓上一日又是怎么个办法?”

肖管事常年在外头跑,这些事见得多了:“缓上一日便是咱们自行去买锅买米,还要搭灶买碗。这些零碎物半日买齐了,煮粥熬汤也得再花半日功夫。”跟着又顿一顿,小卖个关子:“若是尽快,那两边门往日此时必有富户开棚施粥,尽可开口征用,这个法子花费更少,功效更快。”

卫善蹙了眉头:“怎可强征粥棚?”

肖管事笑了:“能跟皇家沾一沾边,那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都不必我去开口,转上一圈自有人献上,到时把这家的名字录在功德薄的最末,他还得请回去供在香案上呢。”

卫善思量一回,确是如此,也无话可说,肖管事大可按着这个法子来办,却跟她细说,她点一点头:“还得把银子补上,米粮你仔细看着,我听说多有用陈米霉米以次充好的,这是为了姑姑祈福,不容有失。”

肖管事应声而去,宫里就送来了椿龄的小笺,徐淑妃捐了五十石,乔昭仪和符昭容两个加起来也捐了五十石,比起送真金白银的贺礼,送这些又得名声,又增功德,倒无人不肯。

晋王府和卫家也都要捐米,各府都出八十,卫善亲自把宫妃的写在纸上,空出一行再行晋王府,往下排是辅国公府,沉香往墨砚中添水,看见空出来的,一看就知是留给太子妃的,轻声道:“要不要叫人给她送个信儿?”

话音还未落,太子妃的娘家奉恩伯府送了帖子来,问晋王妃何时方便,奉恩伯夫人要过府一叙,卫善哪还有功夫同人扯皮,把手一挥:“预备厚些的还礼,着人问问奉恩伯家捐多少米粮,我先把粮记上,隔两日办起来了,再请诸位夫人一同见。”

沉香应一声是,才要出去回话,又被卫善叫了回来,卫善搁下笔:“罢了罢了,见罢。”

第211章 六疾

甄夫人来得极快,奉恩伯家住在两条街外, 卫善见客的衣裳还没换完, 甄夫人的轿子就已经到了王府门边,沉香赶紧把她请到花厅里。

卫善也不及梳头了, 多簪上两只红宝金凤钗,抱着手炉子出来,甄家原来便是小康之家, 甄夫人身边也有丫头婆子侍候着,女儿进了宫更是得了尊荣, 一时呼奴使婢。

太子在时不显, 太子没了还得了个爵位,从此跻身进了京城头等的圈子, 虽是乍然得了官位的, 一时总有些鸡立鹤群,日子久了倒也安然, 本来这些伯爵侯爷们往上数一代就已经是泥腿子出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