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凤凰台 怀愫 951 字 1个月前

她背着人哭,在正元帝的跟前也不提起秦显来,可人却眼看着瘦了下去,王忠贴身侍候着正元帝,有意无意便说上两句皇后时常饮泣,只不欲让陛下忧心,这才不在陛下面前多露哀容。

正元帝果然见她时时眼圈都红的,去岁的旧衣都已经撑不起来,陪同饮食,也总是尝上两筷子便不再吃,跟着又见她盘中青绿,俱是素食。

问了王忠,才知道皇后发愿食素,等夜里点了灯,由她来读送上来的奏折时,伸手握住她的手:“你又要照顾我,又要看管孩子们,再吃素怎么能受得住呢。”

卫敬容从灯下看他,又低下头去,嫁了他快要二十年,还是头一回从他脸上看到这样的神色,二十年也没有如今这样亲近,想起秦显把泪意忍住,终于开口说了一句:“朝里朝外都在盼着你身子安康,我既是为了显儿,也是为了你。”

灯火照着她的半边脸,正元帝看了这张脸,看了快二十年,到这一刻仿佛突然之间认识了她,问了一句从没有问过任何人的话:“依你看,袁礼贤这几个,哪一个说的对。”

卫敬容闻声就流下泪来,正元帝竟伸手替她拭泪,她侧过脸去,自己拿袖子擦了:“天下主取有才有德之人,昰儿连书都读不全,昱儿到底年轻不曾领过政事,储君之位关乎社稷万民,乃是重中之重,等你身子好了,再慢慢挑选,何必急在这一时。”

袁礼贤是站了礼法正统,胡成玉的意思虽然和缓,但也提到了礼法二字,曾文涉提出秦昱来,说是三殿下有孝行也更长年,该立年长的皇子以固民心。

三家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怕他活不久了,若是突然病重就此撒手,储君之位悬空,依情势来看,自然是嫡子登基,捧秦昰上位,只要是个读书的都不敢有二话。

就只有皇后求的是他身子安康,正元帝良久看她,一时动容,伸手把她揽在怀中,跟着几日对她便大不相同,落在秦昱的眼里,心中一紧。

这是他从未曾见过的,父亲就算对待母亲也从未有过,宠虽宠些,也是些小宠爱,只被母亲拿出来夸耀,嚷得满宫都知道罢了。

年幼的秦昱把这些当真,自以为自己才该是父亲最疼爱的那个孩子,年长后才知,小恩小惠都是虚的,宝石珠玉不过死物,只有大哥才是父亲的掌中宝。

此时细辩神色,心中打鼓,难道大哥死了,父亲最疼爱的儿子就变成了秦昰,知道卫敬容拜菩萨发愿的事,还当是这件事触动了父亲,便也学着皇后的样子。

先是一日三餐不思茶饭,把自己饿瘦,跟着又说愿以余生来发愿,还写青词在三清殿中烧化,用自己的寿数,来换大哥的寿数,求道家神仙,把秦显再送回来。

他如此作态,卫善只觉得身上发寒,正元帝听见他肯拿自己去换秦显,只是点点头:“不必再说这些话,你与你兄长都是朕的儿子。”

秦昱如听纶音,还当这话有效,自己把自己感动的痛哭流涕,嘴上又一次说自己无才无德,不似大哥二哥能替父亲分忧,留下他来也是无用,不如换回大哥。

他哭得伏倒在床沿边,枕着正元帝的手,正元帝许久拍一拍他的头,眼睛里辩不清神色,卫善就站在纱帘外,冷眼看他在正元帝的面前演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场面,正元帝倏地抬头,隔着纱帘看她,卫善立时低下头去,送了一碟子山药糕进去。

正元帝似乎有些倦意,吃了两口点心,人就躺了下去,他阖上眼睛,身上辣着薄薄一层锦被,卫善替他盖上被子,见他虽然闭目,眼珠却不住转动。

卫善一声不出,放下帘子到殿门外去,拿余光看了秦昱一眼,戏演得过了,叫观众看出来了。

出了殿门去了仙居殿,让小福子传信给唐九,问他杨家事查得如何,豆蔻的家人可找着了。豆蔻年幼入宫,家人早就找不着了,还是小顺子那儿先有信报,说秦昱宫中的宋良娣拿住了豆蔻的错处,说她以下犯上,要把她送到掖庭去领罚。

豆蔻仗着秦昱的宠爱,竟胜过了宋良娣,秦昱还未有正妃,良娣就是他身边份位最高的姬妾,竟被个宫人婢子下脸,气得病了,在殿中闭门不出,延英殿经此一事,再无人敢去惹豆蔻不痛快。

小顺子嗞了牙,卫善未嫁时有些话不能说,这会儿倒能说了:“这个豆蔻,原来是有个对食的。”只是时日太短,她一攀上秦昱,就把这人扔了,两人看似再无交际,小顺子的同乡守了快一年,这才见两人见过一面。

卫善挑了眉头,有些惊讶,豆蔻才多少年纪,这会儿也不过十四岁出头,在杨妃宫中时年纪更小,竟已经结了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