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凤凰台 怀愫 962 字 2个月前

东宫说小不小,可到底也只有这几间殿几个人,不论秦显在不在东宫里呆着,只要他想知道,一件件细事都有人报给他知道。

抬起云良媛来他虽不乐,到底看在正元帝欣喜的面上点了头,太子妃比着自己的份例给云良媛添东西,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胸口那团火加了柴的一是赵太后,二是云良媛。

秦显出征又不是把东宫里的人都带走了,他特意留下了小禄子,还给了碧微一只出宫门的金鱼符。经过八月十五中秋大宴一事,知道她虽未说,心里最记挂的却是弟弟。

碧微收是收下了,把那枚鱼符串了红绳贴身带着,却一次都未用过,除了大宴远远看上弟弟一眼,也只差小禄子去姜家看望弟弟,送些信件衣裳,再取些他写的文章进宫来评阅,看见他字写得好,也开始学写文章,心中总有一处宽慰。

自云良媛禁足之后,太子妃便约束起了东宫的门禁,让妃子们谨慎口舌反思己过,小禄子不能时常出去,太子回来纵不问,小禄子也是要说的,可不是他的差事没办好,是有人不叫他办差。

这事卫敬容也依旧不能说太子妃错了,约束宫人太监妃嫔的行为言语本就是她的职责,可凡事总有眼开眼闭时,把秦显贴身授意的人都圈进去,只要他问上一句“这些日子偏殿中有何事?”小禄子立时就能把事报上去,难道卫敬容还得把个贴身小太监叫到丹凤宫去训斥一番不成?

卫敬容伸手握住了太子妃的手,指着底下笑闹成一团的小宫妃们:“一个个都闹腾得很,只有你最稳重。”稳重两个字咬了重音,又剪下最大的那朵牡丹替她簪在头上。

外头下起雪来,先是雪珠,跟着越下越大,大窗边吹进雪花落梅来,小宫妃们便抱着手炉凑到窗边赏雪,身子壮些的穿着袄子伸手玩雪,碧微落后一步,披上斗蓬,往手炉里添了两三朵腊梅,见卫善盯着她看,她回了一个笑。

这辈子的碧微和上辈子见的总有些不同,偏她此时的笑意,让卫善想到了她曾经认识的碧微,她那会儿也是这么笑的,太子钟情于她,她却在宫里步步维艰,只这辈子不是卫善压她,而是太子妃压她。

雪越下越大,宫中刹时一片白,积雪铺满了宫道,眼看一时是止不住,便早早散了宴,各自回殿去,因是正元帝亲口说的瑞雪,除了宫道上,别处都不扫掉。

卫敬容坐在辇上,前头一路铺上绒毡,后头跟着宫妃们,还未行到丹凤宫,就见秦昭撑了伞过来,小福子怀里抱着梅瓶跟在后头。

白雪上缓缓行过来个穿黑袍狐斗蓬的人,别人还没看清,卫善一看见就“哎”了一声,下得辇来自己往前去,对卫敬容道:“二哥来接我啦。”

卫敬容抬眼一看,果然是秦昭,含元殿的宴会竟也散得这么早,冲着卫善摆摆手:“去罢,外头冷,可别冻着。”

卫善从辇上下来,脚上穿了羊皮小靴,身上罩着一件红狐毛斗蓬,秦昭见那一团红色就知是她,紧紧盯着,看她一步步踩在雪上,一叠声的小心,自己大步迎了上去,拿伞替她挡雪,把她密密遮住。

两人冲着大辇行礼,跟着转身并肩回去,宫妃们远远看着,都轻笑出声,对卫敬容道:“晋王公主真是一双璧人。”

两边是红宫墙,顶上碧色琉璃瓦,一黑一红两道人影踩在雪上,行得极慢,也不知在说什么,隔得这样远,还能听见一声笑。

卫善一只手揣在狐皮筒里,一只手握住秦昭的手掌,指尖都冻得发红了,嘴里喋喋报怨他:“怎么不知道抱着手炉。”

秦昭体寒,天一落雪,夜夜更要抱着睡,怀里譬如抱了一块暖玉,既香且软,被卫善握住了反握上去:“我等着善儿给我暖手呢。”

一面说一面笑,心里却在思量如何跟她开口,正元帝想把他再派往清江去,善儿是不能跟着去军营的,他也舍不得她跟着去吃这个苦,可两人一分别,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再见,原来没抱在怀里时还能忍住相思之苦,如今夜夜同榻,怎么舍得离开她身边。

秦昭一只手撑着罗伞,一只手撑开黑狐斗蓬把她揽在怀里,雪越下越密,风一吹,卫善额前鬓边便沾上瓣瓣碎玉,才刚扶她在马车上坐定,就见她从怀里摸出两个小金桔来,金桔都捂得热了,自己拿了一个,另一只递到他嘴边。

秦昭张口含住,几口嚼吃了,看她咬了一点桔皮,在嘴里嚼出香味,凑过去贴着她,不曾说话就先叹一声:“陛下要把我派到清江去,过了年就要启程了。”

卫善怔住,余下的半颗金桔怎么也送不到嘴里,已经十一月末,再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年后启程也只有三十来日:“那要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