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凤凰台 怀愫 981 字 2个月前

此时听见卫敬容派人来请,赶紧替她打扮起来,冬日里披了一件银丝薄烟翠绿纱的斗蓬,头上攒着两三只珠钗,一路往丹凤宫中去。

卫敬容歪在窗边,姜碧微坐在她身边,看她脸色便知有事,奉上茶又吃点心,半日都没绕到正题上,碧微捧了茶盏:“娘娘若是有话对我说,只管开口,我再没有不遵从的。”

卫敬容便把秦显要替她修屋的事说了:“不是不修,可也得缓上一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里头的道理也该明白。”

碧微倏地涨红了脸,捧着茶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生生把眼泪忍住:“我万万不敢让殿下替我操心这些事,若有欺心处,往后……”

还未赌咒,就被卫敬容截下话头:“我都知道,就是知道才得告诉你,若是心里疑你,这话我也不说了。”

碧微到底没能忍住,掉了一滴泪,口里称是,也再不辩驳,还当他想不到这些,不意竟能想得这么细,心里猜测着是怕自己在宫里出嫁,这才说要修一修侯府,好歹从那里出门。

她又掉泪面上又带笑,卫敬容把宫人退出去,塞了帕子到她手里:“显儿待你真心实意,你也要替他着想,不能叫他被人指摘。”

姜碧微仰起脸来,眼底下的泪也不怕卫敬容看见,在她面前两人都未说破过,这也是卫敬容头一回把她叫到身边,以婆母的身份跟她说话,她抬手擦掉眼泪,面似梨花带露,可眼睛里却含着笑意:“娘娘全且放心,既领受这番心意,自然会还报这份心意。”

说完面色发红,心里觉得羞怯,可又有无限柔情涌现,立起来对卫敬容行礼磕首。一路出了丹凤宫,雪后寒风吹在身上,竟也不觉得冷,脸上似打了薄薄一层胭脂,眼睛含着水光,望向麟德殿,眉梢眼角似开了初春第一朵桃花。

细叶扶住她的手,心里替她高兴,心中不平之意一扫而空,碧微笑意未敛,一行人便在转弯处碰上了秦昱。

第114章 回宫

临近新年, 正元帝追封卫敬禹为“卫王”的旨意终于从皇城传到了业州,同时赏赐的还有金银绢帛,又把卫王庙后的土地都算作祭田。

这个封号单只是给卫敬禹的, 连卫璧也再加封赏, 已是超一品的国公,累加封号, 只这两样都不能传之后人。

传旨太监身后带着仪仗, 敲锣打鼓到了卫王庙前, 对着雕像宣读圣旨, 庙中卫王已经身着紫色蟒袍,肩过金龙臂露金甲, 一手握书卷写孙武二字, 一手青光宝剑,若无旨意, 算是僭越。

可塑像是在御笔亲笔“卫王庙”后才重又雕塑供奉的, 原来那一尊挪到芙蓉阁中与曲夫像摆在一起, 细究也不能算错, 何况民间供奉实难说清, 连皇帝都已经认下了, 太监看过一眼,拉开明皇绸卷,大声宣读起来。

正元帝大加褒扬卫敬禹在业州一战中的功劳,给他的谥号中添忠义二字,封他为卫王, 赐“浩气长存”匾额一块,以庙宇香火福泽一方百姓,业州当地减免三年赋税。

卫敬尧代替兄长接旨谢恩,寺庙中本就香火鼎盛,听见传旨免去交赋三年,都跪下来对着西边磕头谢恩,一个领头喊了万岁,余下的个个都跟着下拜喊万岁。

在庙前颁旨,又往卫家去赏赐金银绢帛,传旨太监倒是卫家的熟人千里迢迢跑了一趟,接待他住

下,奉上金银,宋太监还给卫善带了卫敬容的信来,收里拿得厚,面上笑意便浓:“娘娘在宫里还时常念叨着公主,盼着公主回去,大节里还在仙居殿前结彩挂灯呢。”

不因为卫善不在,仙居殿便冷冷清清,素筝必是要把整个宫里都收拾起来,她是卫敬容宫中调理出来的人,这些小事不必吩咐,也做得极好。

卫善又发下厚赏去,把家里预备下的吃食衣裳让宋太监带回宫中去,宋太监团了手倾了身:“这一路来都听见公主的美名,回去报给皇后娘娘,也少不了我的赏。”

他说的倒是实话,如今卫敬容怀了身孕,秦昰又封了雍王,卫家又有这样的恩泽,比原来又不相同,这一路听见美名也确有其事。

里头十有八九全是吹嘘,永安公主办了两桩好事,余下县里倒给她添了许多,有说公主美貌似仙人,也有人说公主心善如菩萨,还有人说官船一停便香风十里。

香确是香的,公主大辇车轿都要熏香,木料里头就得揉上香料,可香传十里,闻过百病不侵便是胡说了,只传得越多就越真,声名日隆,倒真把她当菩萨来看待。

业州本地是卫王的声名带起了卫家一家,出了业州那便是卫善的名头更响,等到《大业英雄志》再传得远些,把两样名声合在一处,可不比袁礼贤骑青牛遇名主的故事更能说得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