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凤凰台 怀愫 970 字 2个月前

卫敬容早早就等着,秦昰一落地就往母亲身边奔过去,扑在怀里,分明在离宫里玩得乐不思蜀,这会儿又抽起鼻子来:“我可想娘了。”

卫敬容把他抱起来,摸着他的头:“你跟着姐姐听话么?”

秦昰鼓了小脸:“我最听话。”一面说一面点头,两只小手拍住胸口,示意亲娘再没有比他更听话更乖巧的:“我天天都写字了,还背书了。”

卫敬容捏捏他的胳膊,确是结实了些,笑盈盈的拉住卫善:“早早起来给你做了面,一直等着你呢。”虽是一碗清汤面,可这一砂锅的鸡汤从最天就开始熬起来,熬得鸡皮鸡肉稀烂,汤又再滤过,半点油花都滑有,面条也是她亲手做的。

不一刻宫人便把汤面端上来,连带秦昭也有一碗,卫善端起碗来先喝一口气,知道这汤熬了许久,这一去又得半年有余不能再见姑姑,眼眶一热道:“姑姑待我最好了。”

秦昭睨了她一眼,不曾言语,可那目光却把卫善看得脸红,低头吃光了面条,把汤也给喝了,卫敬容拉了她,怎么也不放心她行这么远的路:“路上总有不太平的地方,一路又远又苦,你忍一忍,到了业州就好了。”

卫善捏捏姑姑的手:“姑姑不必忧心我。”

一路州府官驿也都预先打过招呼,可卫敬容到底放心不下,细细叮嘱了许多事,吃食要干净,水要自己带着,路上虽闷也不可去逛街市,仿佛一出了皇城,到处都是乱世。

卫善知道姑姑是经过乱的人,业州城大乱叫她此时想起还心有余悸,握了她的手:“姑姑放心罢,还有上官娘子跟着我呢。”

卫敬容这才点了头,还想让结香跟着她去,卫善怎么也不肯:“徐昭仪乔充容都孕了,姑姑身边怎么还能少人。”

这天夜里,卫善就宿在丹凤宫中,连秦昰都排在后头,没捞着跟卫敬容一块儿睡,卫善躺在床上,深夜二人也不能入睡,两只手交叠握着,只听见外头一声声的鸣蝉,卫善轻声开口:“姑姑别慌,咱们家会越来越好的。”

卫敬容久不言语,卫善还当她已经睡了,良久无言,到卫善迷迷糊糊忍不住要睡时,才听见姑姑似乎叹了一口气,被蝉声一噪,又仿佛没有。

第二日卫善早早起来拜别的正元帝,各殿又送了许多仪程来,连杨云翘都规规矩矩送了随船的几样药物,竟然还有三两块自己绣的帕子,卫善收到很有些惊讶,卫敬容但笑不语。

那位艳惊四座的舞姬如今是封美人了,她擅歌擅舞,还颇识得些字,倒能替正元帝解闷,这些日子,杨云越又惹了正元帝不快,杨云翘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了,不仅规矩添上仪程,竟还学会了两句场面话。

派宫人递话到了丹凤宫,祝愿永安公主一帆风顺,卫敬容吹着茶啜饮一口,放下茶盏挥一挥手:“知道了,报给你们娘娘,叫她也别多想,陛下就是这个脾气。”

卫善不明所以,待人走了,卫敬容才道:“这人呐,日子就不能太好过了。”

到卫善终于出城登舟,已是两日之后,卫敬容不能亲自送她,派秦昭送她出城上船,待舟船入江将要远行,秦昭依旧骑马立在港口,那匹大黑马跟着行船跑动几步,在石岸尽头停了下来。

岸边天高云淡,榴花似火,卫善趴在窗框上,眼看着秦昭衣袍翻飞,影子一点一点变淡。

第62章 行路(加标点)

卫善还是小的时候坐过这样的大船, 从青州一路到皇城来,那会儿年纪小,也并不觉得路上有多辛苦, 如今想来, 当时才刚立国,些许州府也都是刚刚才拿到手中, 有官道堵塞不通的, 行得些日子便要停留清障, 到换车坐船, 才好些。

能走水路的走水路,实在不通了再改换陆路, 卫善坐的这一条官船极大, 舟船之中处处雕金描花,主船舱两侧, 每侧都有十二扇雕花窗户, 每一扇雕的花都不相同。

这是原来大夏末帝出去巡游乘坐的船, 船上雕龙饰凤垂帘缀珠, 还有游戏之所, 这船经年不用, 停靠在船坞中,收拾齐整了,才又下的水。

这一艘已是宝船,却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舟上建了楼阁亭台, 坐在舟船中也可登楼望景,那一条船是专给沈青丝打造的。

大夏皇帝最爱的就是坐船南巡,大军快攻到皇城时,还曾想着要带沈青丝逃到扬州去,说那里风景最好,就算死也要死在扬州。

可那时官道早已经断了,水路也不通畅,他不愿意冒险,派江宁王先行,谁知道大业军队会来的这么快,最后还是没能走成,却让江宁王占下了吴地,一听说皇帝死了,干脆重立一个小朝廷,自己称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