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凤凰台 怀愫 979 字 1个月前

一巴掌拍在卫修头顶上:“小妹才刚病好,怎么让她在这里吹风。”

卫善已经病愈一月有余了,病里瘦了些,病好之后人又开始抽条,旧年的裙子都短了,连鞋都紧窄了,可哥哥姑姑都觉得她是病得辛苦所以才不长肉了,天天想着要给她补一补。

她对着卫修有许多道理,对着卫平又成了听话的小妹妹,才还闹着要吃酒,看卫平来了,立马把筷子放下,又叫丫头搬凳子来,又吩咐沉香烫酒,等卫平坐下,才看见后头还跟着秦昭。

秦昭已经拿起牙箸挑了一片晶莹鱼肉,送到口中嚼起来:“甚时候还添了一个鱼脍师傅。”

自前朝起人多爱吃鱼脍,青鱼鲤鱼片得薄似蝉翼,宴上待客总有一道金齑玉脍,蒜姜白梅栗黄金橘做成酱沾着吃。

这白鱼从庄上送来已经饿了几日,嚼在嘴里清甜爽口,秦昭才吃了一片,卫修嘿嘿一笑,指着卫善:“这是咱们家新请的鱼脍师傅。”

秦昭挑眉看她,卫善也不客气,奉着琉璃碟子送到他们面前,怕他忘了允诺自己的事儿:“吃了我的鱼,可得依我。”

秦昭半点不客气的吃了一盘,然后相邀:“我刚得的庄子,想在寒食节办一场马球会,到时候你们可都要来。”

第18章 清明(捉)

卫敬容不常放卫善回家,也是因着卫府里没有一个女主人,管事再周到,她也不放心,自卫善早起要吃的细粥,到她夜里要泡的香汤,事事都要操心,卫善回来才几日,宫里赐了许多回东西下来,还有一箱子才裁的纱衫,给她四月初四这一天要换的。

这般不放心,大节里也一样要把她送回家去,清明祭祖这样的大事她总得在场,卫善上辈子就不曾管过事,可她既开了一回口要改屋子,便让卫管事知道自家这个姑娘是有主意的人,事事都要拿来问她一回。

卫善回想着前世样子,让开了祠堂几扇门,家里统共只有这么几个人,叔叔怕是来不及回家了,大哥二哥和她,三个人也不分男女,依次排开,在拜褥上跪下,给祖先磕头。

卫家祖父的画像就挂在正堂中,红蟒衣玉腰带,祖母也是一样穿着一品命妇的鸾锦冠服手握玉轴,两边还挂了几轴小像,祖父祖母在业州还在旧坟在,这几个人都只有衣冠冢。

就是业州那一战,卫家人折了大半进去。

卫善卫修早都不记得了,卫平却还能记得,可当时太小,只记得是怎么奔逃的,父亲的亲信护卫护着姑姑妹妹和他们兄弟两个,跟难民们一同逃出城去。

等到正元帝领着人马从青州赶回来救援,业州早已经城破,正元帝收拢了余下的兵士,卫家余下的三万人马和他在青州征招的五万人马合成了大军,当时攻打业州的是甘州周师良,前些年也已经降了大业,正元帝把他调离甘州,这件旧事哪里还有人提。

卫家是家祭,除了家祭之外,陛下总要赐下东西来,祭奠卫璧卫敬禹卫敬舜,皇帝的东西才到,各家也有东西送来。

袁礼贤胡成玉一向跟着正元帝,同卫家是没有多少交情的,送了祭品来的反而是魏家,两家一家在街这头,一家在街那头,都是大宅,隔街相望,平日却从来都不来往,只有清明这一天,魏宽会让人送几叠纸过来。

在外头是绝不肯承认是对卫家有什么别的意思,只说儿子读了卫敬禹的书,也算是半个师傅,别看他是粗人,也得讲道理,敬师还是知道的,这才送上几叠元宝几扎花楼,叫卫家人一并烧了。

别个问他儿子一样读书怎么从不肯祭孔子洐圣公,魏宽两只牛眼一瞪,就差吹他的大胡子,张口就把一干文臣都给骂了进去:“谁他娘爱吃冷猪肉,你爱吃你吃,干老子屁事。”

卫善还是头一回知道魏家给自己家送过东西,魏家后来如何,她已经不记得了,要是活着,说不定能还能给卫家烧烧纸,倒是正儿八经的香火情了。

卫善自春日宴之后还没见过魏人秀,别家送了东西来,也不能让人空手回去,卫善吩咐道:“家里的有做好的桃花细粥,飞燕乳饼,装两盒子当谢礼,总不能年年都白拿人家的纸。”

卫修拦了她:“送过,不收。”

卫管事也不是不懂得道理的人,大户人家那些交道,卫家在业州的时候就常办,哪里会疏忽,可魏家也不是一般人,好好送礼上门去,就能被人给扔出来。

卫善想得一回,吩咐沉香:“你去我屋里,把那只风筝寻出来,再拿一盒茉莉宫粉两色胭脂,连着点心一道就说是我送给魏家姑娘的。”

除开魏家也有旧部曲送东西来,这些卫善全不知道,等礼单一样样送到她面前了,她才知道原来卫家还这许多旧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