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凤凰台 怀愫 967 字 2个月前

小顺子退出去,素筝冰蟾两个面面相觑,素筝到底大些,先问道:“郡主这是要做什么?”抄书也还罢了,郡主一向不喜杨思召,怎么还特意问他。

卫善若不说,素筝怕是要去告诉姑姑的,于是她笑一笑:“他昨儿得罪我了,我要想法子捉弄他一回,你们一个个口紧着些,不许叫姑姑知道。”

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也得慢慢教给她们,卫善身边用惯了的是兰舟碧舸初晴小鸾,此时都还未到她身边来,素筝几个算是小时候的玩伴,挑到她身边来,就是哄着她玩的,难免有些不得用,她的话也不肯十分听,不威仪些,总要漏给姑姑知道。

落琼捧了托盘起来,说是娘娘刚刚赏赐下的,抖开一看是件新宫衫,就是杏花红的,她昨天随口一句喜欢,今天就送到眼前来了。

卫善一时起意,换上新衫,怎么娇嫩怎么打扮,挽了一对儿金玉镯子,梳了个垂双丫头,领着睡眼惺秦昰到正殿请安。

听卫敬容预备太后回来迎接的礼仪,赵太后一回去就是大半年,春晖殿中要添设东西重铺锦帐,旁的还罢了,卫敬容又道:“殿中青麦果蔬可都按时种下了?”

赵太后一直没改掉习惯,到哪儿都要开三分地,走的时候还特意吩咐了,要把这块地给养好,她回来可是要看的。

正元帝也知道亲娘这个习惯,哈哈一笑,吃了一碗面片汤,搁下碗道:“还是娘做这个有味,拿鸡汤鸭汤都远不如。”

这话卫善不以为然,不过是贫时吃什么都更香,此时肚里不缺油水,龙肝凤胆都差着味儿,小瀛台幸好是湖中岛,里头养着活鱼,这活鱼就是肉食,卫善旁的不会,鲜切鱼脍只怕无人胜过她。

她一个眼色使给素筝,素筝还没回过味来,沉香已经笑着凑趣儿:“郡主昨儿夜里急巴巴的吩咐咱们,要一匹素黑纱来,同金线一道要亲手绣佛经献给太后娘娘呢。”

表功讨赏的话自然要当着正元帝说,赵太后穷得过不下去,也没改嫁,反而守着儿子到大,这份情就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正元帝听了果然笑看卫善一眼:“可是昨儿得了赏,又变着法子要东西了,你说说要什么?”

黑纱上还一个针孔都没有,卫善却一点不客气:“我昨儿听了哥哥和魏人杰说话,又是论战事又是论时事,我竟一个字也不懂,怕不叫人耻笑,我想也去看书。”

魏人杰口气虽差人却不坏,卫善倒肯提一提他,让正元帝留下印象,往后分派差事,才好把他提起来。

前朝积蓄百万卷书,专在宫城外修了琅嬛书库,已是荒废了多年,二年前才慢慢着手理起来,把这些书拿出来晒,摆满了书库前一片晒书场,虫蛀鼠咬还有霉坏了的,叫一众文臣叹息,袁礼贤的奏疏就是以此事起的头。

正元帝三十岁起方才读书,就是跟着卫敬禹学的,连一笔字都学的卫敬禹,卫善是卫敬禹的亲生女,听她这么说,倒感叹起来:“准了你,我让王忠也给你一枚金鱼,你想去哪儿尽可去。”

琅嬛书库在宫城外,金鱼是发给官员的,有这枚鱼符才能进出宫廷,卫善大喜,她以后还能打着去书库的旗号回家去,笑着挽住正元帝的胳膊:“我也不求满腹经纶,只要有我爹爹肚里一角,就足够了。”

正元帝轻叹一声,摸摸卫善的头,想起卫敬禹,一句话都不再说,待下朝时王忠便来道喜,说陛下已经传了旨意,封卫善作永安公主。

第7章 下药

这个封号原该是上辈子出嫁的时候封的,那时卫家七零八落,卫善也曾经揣测过,也许是病榻上的正元帝,终于有了一丝悔意。

没想到正元帝会突然就提了她的封号,这个封号此时给和出嫁给的意义大不想同,卫敬容先是欢喜,跟着又叹:“这是你爹的恩德。”

卫善上辈子跟正元帝也就这几年的相处,后来姑姑失了圣心,卫家也在朝中举步维艰,她在正元帝面前自然谨慎小心,一句话不敢多说,一步路不敢多走,就怕触怒了他,连带着姑姑一起受气。

一开始是不必她提要求,后来是她不敢再提要求,没想到一枚鱼符轻松到手,卫善这才知道自己一直都错估了父亲在正元帝心中的份量。

缠住姑姑说一说当年的旧事,卫善从来没有提过父亲,小时候倒曾经问过,每每一问,姑姑和叔叔都先红了眼眶,叔叔就加倍宠爱她,要什么给什么,姑姑更是千依百顺,唯恐她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于是卫善便不再问,怕惹了亲人伤心,此时不得不问,卫敬容果然红了眼圈,拿帕子按一按眼睛:“你生得,倒比你哥哥更像你父亲,瘦了就更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