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如今他已年满十六。早先观望着的人家,闺女也都大了,纷纷开始另觅东床。

太傅赞赏他的见识和志向,却也忧虑他的亲事。终于提笔信心给他,大道理也不用多说,只道是他父亲当年将他嘱托给自己,如今谢涟已长大成人,他很欣慰。只等见到谢涟成家立业,便能给兄长交代。若谢涟有中意的姑娘,他便替他说和。如谢涟没有中意的姑娘,他便为他寻觅良家。

谢涟收到信,便知道不能再拖下去。终于动身返回了建邺。

阿狸娘终于送了一口气——这人终于回来了,阿狸的亲事,也该有个着落了。

……谢涟不在建邺,固然避开了说媒人,却难把握京中局势。他并不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万事俱备,只要他开口,阿狸就是他的。

25梅柳之约(一)

八月底阿狸跟谢涟通了最后一次信,九月初谢涟便回到建邺。回来正赶上重阳佳节,菊酒之日,名士们在东山登高聚会。联络感情,顺便也提挈小儿辈。

谢家宝树初长成,太傅自然要趁这一天,将谢涟引介给朝堂名流。

阿狸在闺中,无缘得见谢涟的风采,却也有些佳话传进来,可以一听。知道谢涟露面便不凡,沉敏条畅,很得一众名士的青眼,心里也挺替他高兴的。

阿狸娘却替阿狸着急——谢涟这回可不是“得青眼”这么简单。如今建邺城传得沸沸扬扬——芝兰玉树生于华庭。这少年是百世难遇的人物,生在了百世簪缨的人家。天地十分的灵秀,倒有七分都应在了他的身上。等他日后长成,还不知是怎样的风流蕴藉。

这样的东床,手快有,手慢无。得赶紧下手去抢了。

因此这一日阿狸娘就跟阿狸爹说,“是不是该给谢家露个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