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阿客自幼得他言传身教,那份责任感也分毫不差继承下来。她五六岁上便接连遭遇幼弟夭折、母亲病逝、父亲战死,被人欺凌摆弄时,先帝上门迎接她,她也还是说,“我有父母,我不能认了旁人。我姓卢,一辈子不改的。”

那玉石般坚硬不移的秉性,曾令多少人赞叹。

若不是苏秉正横插一刀,十四岁那年,她原本是要坐产招夫的。范阳卢氏的香火,也就传承下去了。大约她会将儿子也教导得像她一样,终有一日光耀门楣。

可她嫁了苏秉正。天潢贵胄,皇室血脉,苏秉正的儿子是不能跟着她姓卢的。

苏秉正也曾想过,阿客死活不能接受他,除了她从心底里将他当成了那个死去的弟弟的替身,是不是也还有这一遭缘由在。如果他早一点挑选一个合适的孩子过继到成国公名下,了了她这份心事,她对他是否会松动一分?

其实他也曾为了阿客满天下访求卢氏的后人,可惜冒认者太多,只能不了了之。听阿客说道卢佳音的身世时,他终于动了这份心思。他甚至从卢家挑好了孩子——可不久之后阿客便准他入幕了,他整个人都不辨南北了,哪里还记得这一回事。

……当然,说到底这都只是借口。她愿意给他的已经那么少,他只是不想所谓的“族人”再分去阿客的心。便不肯竭力为之。

早知道她给他的不过是一杯解渴的鸩酒,早知道他们之间没有细水流长的时日,他还藏那一份小心思做什么?

先前挑的孩子,如今自然抵不上用。想要尽快扶持起小皇子来,当然要给他选一个立刻得用的舅舅。

卢毅虽没什么大才大德,但也很有些见识能力,只要苏秉正肯扶持,还是能在朝堂上站稳的。想必他也足够聪明,知道这天赐之福究竟为何会落到他的头上。

从今往后,卢佳音娘家荣华富贵俱与小皇子绑到了一处。利弊荣辱所趋,她应当不会再存什么异心。只要再加以抚慰……

“小公主还没有取名吧?”苏秉正再度问道。

“还没有大名……”卢佳音答道,“妾生她时梦见鲤鱼入怀,皇后说鱼传尺素,是佳期临近之意。这孩子日后必定灵慧解语。”她说着声音便哽咽了,只是那悲伤平缓宁静,却和苏秉正失去阿客时不同,“臣妾想,灵慧的必定多思多忧,反不如笨拙些好。便叫她阿拙。”

苏秉正记起了这个名字。他记得阿客曾跟他提起过,说是阿姊叫阿拙,日后她生下妹妹来,就叫阿巧。可慈母心愿不曾为阿拙增寿。而阿客自己也没能福泽绵延,活到亲眼见女儿出生的那天。

也直到此刻,苏秉正才对小公主的夭亡生出些实感来。推己及人,他忽然就有些明白此刻卢佳音心里的感受。

“卢婕妤佳音所出皇长女,赐名苏敏。”他发自内心的想要弥补和抚慰,可那感同身受依旧是有限的,他竟想不出恩赐之外的方法,“……追封长乐公主,祔葬于文嘉皇后庄陵之侧。”年不满周岁的公主,这样的哀荣已经是破例了。可再怎么追封逝者,又有什么意义?

但他还是能感觉得到——得知胞兄平步青云时,卢佳音也只是漠然一听。可他真切而无措的为小公主难过起来时,她面对他时那种微妙的疏离和责备才稍稍的消解了。

到底是阿客会喜欢的人。跟他截然不同的,比起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东西,更相信那一份虚无缥缈的真心。

这样的女人,也许值得他将阿客的孩子托付吧。

正文 4归来(三)

苏秉正与卢佳音说话时,几个乳母都屏气宁声的各自忙着。

才三个月大的孩子,哪里需要费多少心力?小皇子又已经睡熟了,能做的事自然更少。

偏苏秉正还留在内室,她们只能心猿意马的做做样子,都有些无所适从。

一时听到苏秉正提拔卢佳音的兄长,开口就令承袭国公之位,饶是几个人见识都不算浅了,也还是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谁都知道,要过继必定选尚未懂事的孩子,这样才好留在身边细细的积累感情,方能令他从心底里向着养父母,将这个家的利益放在前面。直接挑一个已成年的去过继?根本无异于直接把家产赠送给旁人。

且与这份家产捆绑在一起的,还有文嘉皇后的娘家,范阳卢氏的正统。

多少权贵攀附五姓尚且无门,只因有个妹妹在皇帝身边伺候,卢毅竟平白就将整个卢家的盘面都接手了。这可真是……

一时她们看卢佳音的神色都有些不对了。

卢佳音自己却处之泰然,仿佛听过就忘了一般,连半分喜色都没有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