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行寂和尚身着七宝袈裟,端坐在高台上,其身正在二菩萨之间。

自下望去,庄严肃穆宛若神佛。梵音入耳如唱,听法诸人无不陶醉,纷纷顶礼膜拜。

无人注意到,悬崖对面梧桐树上,有个小女道士倚坐其上,正在听讲。有两团荧光如鬼灯,正漂浮在她斗篷两侧。

云秀不能不承认——行寂和尚很擅讲法。

他把握住了喜闻乐见和高妙精深之间那个最恰当的交点,讲得深入浅出、老少皆宜,还能微妙的照顾到百姓对财色权寿子孙的朴素心愿。竟令她一时不忍打断。

他对佛法的领悟精纯与否另说,至少他宣扬佛法的才能,云秀再修几辈子也赶不上。

才华之一物真是公正得不近人情,既不因你心善便多给你,亦不因他作恶多段便少给他。

可云秀知道,有人讲得比他更好。然而她尚还无缘一听,那人便已不能再讲。

因那人的沉寂,才使行寂一竖子得以成名。

而那人的沉寂,正是行寂所害。

云秀轻轻托起那两枚荧光,问道,“准备好了吗?”

逝者留下的遗愿,也未必只能依附于她的身上,才能现形。借助专门的法术,一切有灵之物皆可凭依。

云秀便化作祝由天女,接着风势,洒下漫天飞花,而后将那些飘零的花瓣化作可凭依的人形。

“去尽情的闹一场吧。”云秀轻轻的说,“用你想用的一切方式。”

持盈道长的遗灵于是双手合十,躬身向她行礼,转身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