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人吃几个果子也能吃出这样派头来,长生看得出了神。觉察到他的目光,子释以为他感到奇怪,解释道:“这样就不会酸倒牙,你也试试。”

捏一颗杨梅放到嘴里,长生条件反射般咬下去。顿时两颊生津,一腔酸水,眉毛鼻子缩成团,眼泪都出来了。

张嘴就要往外吐。忽听一声娇斥:“不许吐!”

吓得一哆嗦,“咳!咳!”呛着了。

“哈哈……”李氏三兄妹乐不可支。

子归把盛水的陶罐抱过来:“顾大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都怪大哥,说不许浪费,谁吐了就让谁舔回去——想起来就恶心……”女孩儿皱起眉,白子释一眼。

长生喝了几口水,缓过来,也学子释的样子整颗往肚里吞。

“云华寺的杨梅,号曰“骊珠”,俗称“火炭杨梅”,乃是梅中极品。这么吃掉,实在焚琴煮鹤,暴殄天物。”子释一边吃一边叹气。

“这东西熟透了,什么味道?”长生好奇。

“又鲜又嫩,清甜甘香,咬下去全是汁儿,一点儿渣滓都没有。”子周忘记了之前那个沉重的话题,开始宣传家乡特产,“现在没熟透,所以是粉红色。若熟透了,殷红里带点儿紫,好看极了。”

“没错。前人咏杨梅有“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之句,写的正是此物色泽之艳。”子释忽地笑笑,“要说写杨梅,谁也比不上前任越州刺史廖其暄廖大人。”

听大哥的意思要说掌故,子周和子归都兴奋起来,捧着杨梅坐到跟前,围成一圈。

“这位廖大人,是凤栖八年来的。到任之后视察地方,光临彤城,吃着了云华寺的杨梅,赞不绝口。自此彤城太守年年往州府送。可是刺史大人觉得不如现摘现吃滋味好,干脆每年来积翠山避暑,住两个月。后来要走了,最后一次在寺里住,往墙上题了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