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有了感情便已足够体现这首曲子的美好,还需要其他吗?

锦上添花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多少年来也确实有人改编过这首曲子,但是却很少有让人觉得惊叹的,只能说的与原曲相差无几,没有太大改进。

改编一首曲子需要的除了改编者对这首曲子的了解与认知外,还需要改编者拥有非常卓越的耳力与音乐水平。因此,通常能够改编一首曲子的人,都是某方面的音乐大师,比如卓越的钢琴家、小提琴家、大提琴家等。

当然,在一支乐团里,通常都是由指挥和首席小提琴手担任这个工作,比如戚暮曾经演奏的那两首改编《圣母颂》和《蓝色多瑙河》,就是由他和华尔斯先生一起讨论、改编出来的。

而如今这首《d大调》,却已然不可能再有他人的参与。

舞台下,多伦萨先生的腰板挺得笔直,身子稍稍前倾,目光认真专注地盯着舞台上那个低眸演奏的青年,他将全部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耳朵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音律。

但是现在青年演奏的速度实在太快,因此连多伦萨先生都是在听到第二小段的时候,才猛然惊醒,低声喊道:“第二乐章的小广板?!”

一旁的莫托尔四人纷纷怔住。

一首音乐的要素一共分为9个方面,包括有节奏、曲调、和声、力度等等。

而对于节奏来说,它的另外一个要素即为速度。在创作一首曲子的时候,乐曲家们经常会在乐谱上标注符号,告诉演奏者该以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奏曲子,通常而言这种符号都是意大利文,从最慢的广板、慢板、柔板……一直到中板、快板、急板。

而比广板稍微快一点的速度,便称为小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