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页

龙阙 石头与水 914 字 1个月前

春闱后,久闱官场的方阁老一跃成为京城传奇,无他,此次春闱大比,状元探花得主,一为方阁老亲孙,一为方阁老高徒。方悦与秦凤仪,一为状元一为探花,且,同出自方阁老教导,一时传为仕林美谈。

秦凤仪非得如愿娶了李镜,之后,更是在官场中如鱼得水,同科进士中,无一人能有秦凤仪在御前的得宠。先时,方阁老还担心秦凤仪贪玩,成为佞幸一类。结果,秦高徒没几天就在御前弄了个实差,虽则只是个跑腿的小差使,秦凤仪却很是肯任事,半点不怕得罪人,把差使还做得不错。方阁老对这个高徒满意的很,依方阁老对于景安帝的了解,相信皇帝陛下对于秦凤仪也是很欣赏的。

秦凤仪在御前越发得意,原本,依方阁老的预计,秦凤仪的性情,当能在官场有所作为,以后必为国之栋梁。

结果,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方阁老的想像力。

便是方阁老,也未料到秦凤仪是柳王妃之子。

若是知晓秦凤仪是柳王妃之子,方阁老说什么也不能接近秦凤仪啊,这多犯忌讳啊!

方阁老倘不是这辈子经历的风雨多了,真能叫秦凤仪的身世愁死。真是两头不落好,非但景安帝疑他,秦凤仪知晓当年方阁老曾举荐平氏为后的事情后,就没再往他这里来过。方阁老郁闷的,自己险郁出病来,还是孙子方悦时常过去秦凤仪那里,带些秦凤仪的消息回家,方阁老晓得秦凤仪如今连岳父景川侯都不理会后,便觉着,秦凤仪对他这不理不睬的,也不算离了格。反正,秦凤仪就是这么幅爱憎分明的性子。

秦凤仪一生的事业便自南夷而起,这位天资卓著的皇子亲王,在西南边陲成为整个国朝最为耀眼的政治明星。方阁老断然把长孙派到了秦凤仪麾下,直至秦凤仪率兵回到京城,登基为帝,方阁老帝师之名算是坐实了。便是方阁老也未料到自己能教导出一代帝王,老爷子心中的种种骄傲自豪,便甭提了。而且,方阁老没想到,秦凤仪还给他赐了个爵位,爵位什么的就不用啦,方阁老看得清楚,他也这把年纪了,原以为致仕便已从人生顶峰退了下来。没想到,致仕后又教导出了一代帝王,于方阁老,余愿足矣。

方阁老原以为,看到秦凤仪登基,他这辈子也就到顶点了。然后,方阁老发现,自己又想错了。因为,秦凤仪完全没有让他继续退休的意思,秦凤仪又把老爷子聘为了政务特别顾问,但凡有国家大事,也要把老爷子找来咨询,然后,老爷子越活越硬朗,那身子骨啊,真是,棒棒哒~

第431章 番外之秦凤仪的执政生涯

秦凤仪无疑是大景朝历代皇帝中十分有作为的帝王,因为此位帝王平生所留下的传奇事件太多,以至于后世史学家时常将其与大景朝的开国太祖皇帝并立。当然,这只是后世不认识秦凤仪的史学家的看法,对于秦凤仪当政时的,后日也成为各种传说或为主角或为配角的各大臣,现下,他们对于秦凤仪的感觉,委实一言难尽啊。

倒不是秦凤仪执政有什么问题,事实证明,秦凤仪在政务上很是英明睿智,他有在西南执政十年的经验,而且,秦凤仪不是被在皇宫里圈养出身的皇帝,他自幼生活在民间,对于民间的事一清二楚,又曾带兵征战,于军务也很有见地,所以,你想糊弄他,那是甭想。正因秦凤仪不好糊弄,朝中大臣们当差,也是兢兢业业,极是用心。

好在,朝中这一干大臣多是景安帝留下的底子,大部分都是忠耿老臣。秦凤仪最终折服这些老臣是秦凤仪委实心胸开阔,并没有搞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那一套。他与景安旧臣也相处的很是不错,自己麾下的一干人也都有妥当安置,他自己麾下的到底年轻,怎么着也要在朝历练两年,才能接掌更重要的位置。

所以,在秦凤仪的英明领导下,整个大景朝的朝廷都呈现了一派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青春奋发气象。

秦凤仪大开海贸,然后,改制盐课,选用贤能,自己也生活俭朴,没什么坏习性,在大臣们看来,这绝对是一代雄主的气象啊。除了,不大勤政这一点。说到勤政之事,简直能把大臣们气死,就是秦凤仪的大舅兄李钊、他的师侄、以后也可能做亲家的方悦,也觉着,秦凤仪在政务上委实有点儿懒。秦凤仪硬是嫌早朝的时间早,往后推迟了大半个时辰,按在南夷时的时辰改了改,由五更初,改到了五更末。秦凤仪说了,起太早他一天没精神,他体谅臣子,也让大臣们多在家里睡上半个时辰,睡眠充足,才能更好的为朝廷效力啊。